内容简介


许知远、史航、张立宪推荐

知名文史学者×中学名校语文教师

从40篇小说读懂现代中国

☆ 编辑推荐

☾ 重读现代经典小说,穿越民国三十年,在小说里读懂中国

小说是历史的注脚,它的内容是虚构的,但反映的时代情绪往往比报纸档案这些资料更真实动人。《小说现代中国》选取了1919—1948年三十年间的40篇经典小说,既有国民级的《孔乙己》《阿Q正传》《边城》《四世同堂》,也有别具特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上海的狐步舞》《华威先生》《金鸭帝国》。作者拨开文字的迷雾,寻着小说里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了现代中国的社会百态,打开藏在这些小说里此前被我们忽视的“隐秘的角落”。

☾ 活泼清晰的形式,打造轻松易读的便携书

《小说现代中国》双色印刷,以编年为序,每个年份选取1—2篇能够反映时代风貌的代表小说,两位作者分别解读,结尾处更有三五好友的围坐畅谈。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小说亦然,《小说现代中国》可以与读者一起剖开经典文本的多重解读空间。

☾ 作者阵容豪华,强强携手,知名文史学者X中学名校语文教师

这也是一本适合中学生的书,北京市特级教师推荐。它不是教辅书,但可以为摸不着阅读门道的少年指明进入小说的方法和路径——应试+提升+拓展。历史想象、小说虚构与当下现实,在这样的阅读之旅中叠加在一起,拓宽阅读的维度与视野,带领少年亲近文学、触摸历史。

☆ 名家评论

民国小说中的不少经典作品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朋友,如何与老朋友碰撞出新火花,读出点真正的意思来,是这《小说现代中国》想做的尝试。两位作者以这四十篇民国小说为出发点,带领大读者小读者们一起打开一个不一样的现代中国。

——周群(北京市特级教师)

小说里的民国风云变幻,民国时的小说草蛇灰线。我们对民国小说的看法经常被各种意识形态的浮云所遮蔽,一直希望有一个专业的、系统的、脑洞大开的但又是精准的、有良知的点评系统给我们保驾护航,让我们阅读民国的时候不再被人当成一个傻瓜。

——史航(编剧)

打开民国历史的方式有若干种,但这还是我第一次“通过小说读懂民国”。书里涉及的小说横跨 1919—1948 年,阅读时固然有重读经典的满足感,但始料未及的是看到了经典背后的民国社会百相。如果你想从更个体的角度进入民国,深入民国人物的情绪与心灵,阅读民国小说是一条更不易受干扰与误导的共情之路。

——张明扬(历史作者)

☆ 内容简介

作者精选了1919—1948 年三十年间能够代表时代、反映社会面貌的40篇现代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政治风云、战乱变迁,小说里有普通人在“大历史”之中的心态、想法、行动,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生活细节。虚构的小说有着非虚构的背景底色,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与情绪,最好的方法便是阅读当年广为流传的小说,与百年前的中国人沟通、共鸣。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愚公
    其实,这更像是豆瓣共读一本书的翻版,即杨早、孟岳在选取了一些现代小说撰写评论,并按照时间排序。就是这些短篇小说,主要还是集中在鲁迅、矛盾、老舍、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人身上,选取的评论角度是大陆+海派的结合,如果说有什么新鲜的,就是把群聊放到后面,相当于豆瓣的短评了。这种书,不妨说是豆瓣评论+短评,也能出相类似的书了。如果豆瓣er授权的话,是不是也能编一些书评集呢?至少从写作水平上不会比这本书里的内容差太多。另外,小说如何反映近现代历史的变迁,这是小说的一个侧面,大历史是不会有太多的细节的,而细节就需要小说来补充,这就有点文史互证的味道了,但是这两位都不能算是正经的历史学者,对于历史的脉络把握还是不足以让小说展现出历史的现场,仍旧停留在文学评论的层次。2022-01-06
  • 韧勉
    本书可以与《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的第一卷相互对读,杨早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以一种座谈对读的形式为大众讲述现代中国1912-1948年间重要的文学作品与出版史、文化史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较有趣的部分例如提及郁达夫的“丧文学”,蒋光慈的青春文学,实际上比鲁迅销量大出许多。2022-01-06
  • 老欧
    与会人员质量一般的读书会记录。名字起这么大真是不匹配2022-01-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