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用数据说话”是互联网时代的通用思维方式,有人说数据不会骗人,真的是这样吗?

X 让人看不懂的数据分析和神奇算法

X 莫名奇妙的数学方程

X 强行联系因果的统计学论文

X 某些新闻报道或PPT中花里胡哨的图表

……

我们都曾经或正在被这些东西蒙蔽,却往往毫无察觉,甚至乐在其中!

一些貌似可靠的数据来源,也可能藏着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比如TED演讲中的统计数字、《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的大数据分析新算法、甚至是医学期刊中的诊断数据……虚假信息都有可能鱼目混珠,而你能分辨其中哪些是真正有用的信息,哪些只是胡扯吗?

对此,华盛顿大学专门开发了一门尚未开课即爆满的公开课,而这《拆穿数据胡扯》正是源自这门引发热议的课程。

两位作者花了多年时间研究打着数学和统计学幌子的胡扯,犀利幽默地对它们分门别类一一剖析,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有效分析海量数据和观点,拆穿无用数据的精致伪...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X小数
    胡扯很擅长刺激人的情绪,但也会阻塞内心的通道。2022-09-17
  • 微光萤火
    数据捕捞,充斥假显性的世界,充斥着想得到的解释和例证拟合,基础理论只具有偶然/巧合真实性而已。没法一眼看穿,重新绘制图表。深层问题是脑容量有限,理解、思考的结构可能无限,有限要穷尽无限?科学、真理似乎目前只有瞬时性,相关性非线性相关性。合成数据集-免疫系统受损者依赖群体免疫。算法(数据库,噪音过拟合,人不善汇总信息、下蠢赌注)、理解方式导致结果可能恰好是正确的(回溯时的偶然对齐),但路径、理由殊异-0模型排除数据证据-即使过程没发生也看到同样模式。“科学是不断试错犯错形成的制度规范习俗传统的随意集合。”“无论论文发表在哪里,无论作者是谁,无论其论点得到了多么有力的支持,任何论文都可能是错误的。每一个假设、每一组数据、每一个论断、每一个结论都要根据后来的证据重新检验。”2022-12-01
  • 小土若水
    还可以。前后两章实用。中间有趣。2022-11-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