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继《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李硕再出新作。这次他把目光重归自己的老本行战争历史,不同的,却是将聚光灯转向了19世纪的中亚世界。他借用曾亲历俄国征服中亚战争的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三卷本,来讲述19世纪俄国在中亚近21年的扩张历程。

《俄国征服中亚战记》很大的特点在于作者通过各种资料的补充,力图再现中亚内陆世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书中涵盖近200多幅图片,有些是随军画家创作的纪实油画,有些为当时拍摄的彩色照片,作者乃至找到19世界中亚世界的地势地图,标注行军路线,并为战场的地理环境做出详细注解,进行战场还原。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补充了大量当时兵器发展历程的背景介绍。19世纪枪炮火药随战争的需求获得飞速发展,在俄国正规军与中亚游牧散军交锋时,兵器的优势被大大凸显出来,一场场战争,为一次次军事技术的革新找到最合适的试验场地。

撰写《俄国征服中亚战记》时作者身处新疆,天山脚下,这里冬季白雪皑皑,夏季阳光炽烈,春秋大风狂作,不同的地貌风俗触发且逼迫作者进行记录。在作者看来,新疆和中亚都是广义上的“内亚”,两千年来,汉人走进西域,甚至穿过中亚,前往印度或者西亚;西域甚至来自更遥远的西方的人也一波波进入中原。这些远行者踏过戈壁,翻越天山葱岭,涉渡流沙之河,和19 世纪里俄国人看到的风景,感受到的新奇、艰辛没太大区别,而俄国人留下的记载最多、最详细。

所以,《俄国征服中亚战记》不仅是想写俄国或战争,也是想从一个角度展示、还原古老丝路的风貌。解忧公主、班超、鸠摩罗什、玄奘和尚、岑参、丘处机、林则徐等人一路看到的,大致也是这些。进入21 世纪,中国人又要睁眼看世界,还有“带与路”的考量与探索,更需要对帕米尔以西那个陌生世界多一些了解。


李硕,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现供职于新疆大学,从事中国古代历史、边疆民族问题研究。著有《南北战争三百年》《从大漠绿洲到玉石山谷》《孔子大历史》等,在《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出奇蛋
    是不是每个民族对于领土的欲望都不同?书最后有章节,我觉得是最有意思的,本来中亚地区嘛,雨水少,土地荒芜,很难有大作为,俄罗斯对于领土的渴望就占领了,人家西方英国知道这是不毛之地,都懒得和你抢,最后呢?苏联时期乱搞,又种棉花什么的,把里海也搞枯竭了,最后解体了,还要硬生生把人家分离独立出去,维持一个庞大的疆土,其实也是很耗费力气的,尤其是这些地方还产不不了什么价值~2020-10-10
  • 晓木曰兮历史系
    奥伦堡是俄国征服中亚地区的前沿枢纽,也是俄军南下中亚的中转站。奥伦堡类似于中国的甘肃,起着连接核心区和远方的作用。奥伦堡的将军们在一个世纪的谋划中,把整个中亚带去俄罗斯的麾下。这里的人落后,迷茫,停留在中世纪的阴影下,他们面对俄军的现代化热兵器,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几千年以前,张骞,班超,苏定方,高仙芝,这些汉唐时期的开疆拓土的人们走过的地方,最终都没有了印记,唯一留下的的清朝的辫子。中亚,中国人向往的远方!2020-11-04
  • 白鹿散人
    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关于这段历史的写作不多,这本算得上精彩了,非常值得一读。2020-07-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