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的研究对象是北宋哲宗、徽宗朝(1085-1125)的政治史。为避免将政治史简化为政治斗争史,《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从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入手,重新梳理了北宋晚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演变过程,进而试图理解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的特质。首先,全书始终围绕宋代“士大夫政治”这一大主题,说明其多层次的理想在北宋后期政治实践中逐渐异化的过程,而前人多所强调的党争、腐败等北宋晚期的政治困境,就是这一异化的副产品。其次,《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从技术与观念的层面,说明了帝制政治在北宋晚期展现的弹性与多元性,而非某种固定的趋势,这也是为了跳出泛论君权强弱大小的思路,寻找理解王朝体制的新方式。


方诚峰,1980年生,浙江淳安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代表论文为《“文字”的意义》和《祥瑞与北宋徽宗朝的政治文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ercury
    太学术了,略显枯燥。与大家不同,这本书中最让我感慨的人物是哲宗。处在壮志未酬的神宗和荒怠误国的徽宗之间,哲宗短促的一生已经被人遗忘于历史红尘中。即使对很多历史学家而言 他的存在也仅仅意味着一个符号 一个北宋由变法走向衰亡的间奏。方先生的记述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哲宗:一生反抗禁锢和束缚,与天斗 与地斗,与两宫斗,与道学先生斗,甚至与自己的命数斗,只为了摆脱这一身黄袍带来的难以言说的沉重宿命。他这一生很努力,甚至可称的上是有为之君。然而除了他苍白而英俊的面容和大破河湟的遥远记忆,赵煦这个名字再没能留下更多的东西。与各种符号斗争了24年的人生,最后却也变成了——一个符号。成为自己一生最痛恨的东西,人世间的悲哀,莫过于此了吧2018-09-29
  • 印奥采
    “实际上的圣治难以达到,但呈现圣治是可以做到的”。打一份职位名称叫“皇帝”的工,可不可以有私人身份,你说呢。2018-11-13
  • 殊同
    北宋政治史的又一力作。方法上继承了北大制度史的理路,内容上接续邓老师的祖宗之法,主要讨论了哲宗和徽宗两朝的政治史,即士大夫政治如何被异化。话题极具延展性,未来可期。第一到三章,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从理念、制度、政策、人事等方面梳理了元祐以后司马光的政治蓝图,非常时期的垂帘体制以及哲宗亲政后的政治文化。分析细腻,材料充实,令人信服。尤其是司马光的设计、元祐三省的变化、哲宗朝的文字狱等都极有新意。第四到六章主要从统治方式、财政结构和宗教三方面论述了徽宗朝丰亨豫大的政治文化以及徽宗本人自我神化的作法。更类似专题式研究。尽管撷取的面相都非常重要,但系统性不如前三章。作者在书中完全落实了邓老师的治学思路,包括说法与做法之间的落差,文书运作流程的还原等。p.s编辑有失职,好几处文字有误没校出来。2018-08-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