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亨利•梅因爵士是19世纪英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最为人熟知的,无疑是《古代法》中的这一宏伟表述: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然而,梅因在任职于英属印度殖民地官员时,却对印度那原始的“身份社会”进行饱含同情的辩护,批评对印度进行过快的“现代化”开发,反对给印度制定成文法典。那么,梅因的理论与政治实践是否存在分裂?这种悖论性的现象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

在《帝国的辩解》中,曼特娜集中讨论了梅因的政法理论、政治实践与19世纪帝国主义话语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把梅因的思想放置在自由主义思潮和英帝国殖民的“印度经验”语境中,作者精彩地展示了梅因对“传统—现代”、“普世性—本土性”的思考,是如何推动现代人类学、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如何影响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型——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今日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而言,丝毫没有过时。


作者简介

曼特娜(Karuna Mantena),哈佛大学政治理论专业博士,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长期致力于近代政治思想、近代社会理论、帝国理论和历史、南亚政治和历史方面的研究,近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于政治现实主义和圣雄甘地的政治思想,代表作有《帝国的辩解:梅因与自由帝国主义的终结》。

译者简介

何俊毅,甘肃省兰州人,法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近年来致力于西方法理学、立法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读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蟥阿螞
    Henry Maine and the transition of British Raj in a historical context2020-06-01
  • 爻爻靈
    自己感兴趣的点:自然法到自然权利的历史挪用,以及这种挪用所造成的误解;所有权的考证;法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涵义变更,法治、政治,以及其他统治方式的不同点;原住民和古代的习俗与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之间的异同……另外作者将对于文化多元主义视作帝国统治的结果以及另一种意识形态,而非对帝国统治的抗议,这一点也还蛮有趣的2019-02-12
  • Pluto&Piaget
    #思南书局 发现自由主义也有其湿婆,历史不是绝对进步的凯歌,自己不是天下手握唯一真理之人,真把西方人给幻灭坏了啊,拿东方对照西方,想对比出先进价值和造物梦,最后却照出了自己命运的偶然。结尾反思伊拉克战争,即使这只是幌子游戏,也要至少逼政客费力去寻找新的辩解辞。法典移植本土化论证不很充分,契约和身份到底怎样不兼容?2020-09-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