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享誉世界的中国艺术史家巫鸿,在美国名校讲授中国艺术史各领域的第一堂课汇集,是中国艺术的入门级读物。

《第一堂课》堪称中国版的《艺术的故事》,它以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展示“中国美”的意蕴,带你领略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

这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艺术的第一堂课,也是中国人走进自己伟大文明美的历程的第一堂课。

……………………………………

作为中国美术史领域国际著名的学者,巫鸿教授自上世纪开始尝试进行中西两种文化的转译,开启了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写作范式。《第一堂课》便是巫鸿30年来在哈佛和芝大给学生第一学期第一堂课的讲稿合集,希望中国读者可以通过他的眼光,重新发现和认识本国的艺术与文明。

这两个大学的开学第一堂课都是由教授向大学生介绍本门课程到底是研究什么的,以供大学生做选修的参考。哈佛和芝大的美术史课程都分为三个档次。最基本的是为本科生专门设计的“核心课程”(Core Course),目的在于为“有教育的年轻人”提供基本知识修养。中间一级是本科和研究生均可遴选的课程,专业程度因而随之增强。最高一级是给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开设的小型讨论课,这种课强调不间断的互动、讨论、磋商以及学生的独立研究。《第一堂课》所收的讲稿包括了这三种课程。

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史著作,作者用一种专题性的讲述方式,来代替以往以时间为线索的艺术发展史写作,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作者思想中的每一个灵光,汇聚成一片星丛,在更为真实、开放的历史时空中展开。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1968、1980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艺术史与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任“斯德本特殊贡献中国艺术史”讲席教授。2002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曼仔
    最后几篇比较水,整体来说是巫鸿涉猎的研究领域的一瞥,但其实他本人的研究还要更广泛,他毕竟还研究当代艺术…但我也确实才知道他竟然还研究敦煌学,就真的很厉害,是学术偶像。里面涉及到中国古代艺术的纪念碑性、墓葬艺术、图像叙事、原境研究、绘画空间和材质的研究,以前都读过更展开论述的专注,对女性空间那两章很有兴趣,要找书来读。敦煌学臣妾真的就不入坑了……2021-04-09
  • 七徽
    专业的书,给人以启发,如何阐释一个问题,横向与纵向,才有深度和广度。2020-10-06
  • 丰乐
    一本方向性、概念性的读物,如果没有美术史的功底看此本书,感觉会很抽象。印象较深的是魏晋南北朝前,中国没有个人画家的说法,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才有了画家留名的现象。2020-08-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