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艺术与错觉》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辩。再现是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而《艺术与错觉》是任何对理解艺术有兴趣的人的必读书。《艺术与错觉》第六版包括最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讨论了图像与符号的关键差别。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余颜
    借助「图示」概念为艺术的进步(或艺术史的构成)辩护,同时避免将艺术史看作一种绝对精神史。知觉的模式受波普尔影响,图示的概念则源于现代语言学(和古德曼多少有些关系,尽管正文未提及),为实在、社会、作者、观者都留下了空间。对格式塔的反驳强调人们具有识别复杂图像的能力,化简只是识别的开始;且格式塔所能指出的技术仅仅是整个视知觉的一部分,这种批评后续又被布列逊延续,用于抨击贡布里希自身。归根结底贡布里希、布列逊、格式塔派和吉布森强调的只是整个观看结构中的不同层面,强调的方式也与其学科背景有关。例如贡布里希对知觉过程采取了一种非常控制论的理解,这将图像从(布列逊与古德曼强调的)社会与(格式塔强调的)实在的内在结构中解救出来,然而对熟悉现代心理学的吉布森来说,这种理论已在凝望深渊。中文版尾注垃圾。2019-10-12
  • Erlandancer
    可能是看的晚了,感觉只是无甚创见得给后结构主义下的符号习惯提供了一册图例附注。另外对于由基于视觉经验的错觉到基于意识经验的错觉之间的心理(生理)学方面知识提供的实在太少2016-08-13
  • Puppy
    读完之后看画、看世界的程序都变了!!!!!!!!!!好书!!好书!!!!!!!!2014-11-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