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出生在一个最早使用茶叶制作饮料的国家,又多年习惯于英国的下午茶和茶会,当别人向我提起波士顿“茶会”(Boston Tea Party)的时候,我的回应就是我想参加。次日早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出现了一个小头条:“我们的中国来访者来参加波士顿茶会,晚了一百六十八年。”

侨居英伦二十余年后,蒋彝应邀来到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

波士顿,这座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独立与自由精神的摇篮,

令他发现这个年轻的国家持久繁荣的秘密。

在波士顿月光的陪伴下,

他用画笔勾勒灯塔山的每一条街道,诗文抒写查尔斯河的每一个表情。

顺便报名参加波士顿“茶会”。

在旅途中,他更乐意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而不是区别。

是为《波士顿画记》。

--------------------------------------

扁脸;鼻子没有什么鼻梁;头发乌黑,夹着几丝白发;双眼微微地斜着,往下而不是朝上;身穿英国五十先令定制的灰色外套;走路不像英国人;兴许是个白痴,因为他两眼不眨地久久盯着一棵小枫树,盯着湖上的三只白鸭,看的时间更长;漫步而行,仿佛大病住院了多年似的。 ——蒋彝“自画像”

--------------------------------------

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

他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书法家,受到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贡布里希盛赞他“才华洋溢又迷人”。

他交游广阔,朋友圈里有杨联陞、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熊式一、萧乾、叶君健、吴世昌、铃木大拙、华兹生……

他在旅行中喜欢沉默不语,抛开政治、战争等因素描绘异乡的风景人文,一系列隽永的画记却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为经典,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重读他这些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解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观察中淡然的快乐,体悟文化与人生的心境,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黄小肚
    读到最后恋恋不舍,像是很美好的一天要结束了。太羡慕作者的观察力了,一字一句记下六十年前的风景,人和事,安静又有趣味。曾宪七在海边对蒋彝说“碎心处不应再去”,我也只能看书故地重游一下了。2020-06-04
  • 春堂点灯
    翻译这本书的胡凌云,是我的电子乐启蒙老师…2023-02-26
  • 天马
    时空穿越,跟着作者游历了自己去过而不够了解,和没去过的地方,窥见了一个“上流社会”的一角。画作很好。古典诗词写西方景致也很和谐,就像另一位豆友说的,波士顿是少数能让她看景想起古典诗词的地方2023-05-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