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斯文》对士之转型的梳理,直接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宋史学界关注“士人”的学术创变,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了深入理解唐宋思想转型的新方法与新道路, 它不依循理学的惯常叙述思路,而是从唐宋思想史的内部出发,揭示其起伏转折的轨迹。唐宋思想许多为人忽视的重要内涵,得到丰满的呈现,而理学的兴起这一前人论之甚多的问题,也因从唐宋士人转型和思想转型的大背景来观察,有了别开生面的阐发。书中对思想史的研究,综合了政治史、社会史、文学史等诸多领域的观察 ,其中从“文”的视角切入思想史,将文学史与思想史结合起来观察 ,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深有所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Wittgaard
    海外中国研究经常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本书的视角就挺有趣,从两部家训展开,对不同时代的士人的执著与纠结,社会层面的价值判断都面面俱到。跳出常见的理路,没想过,挺有趣。可能是因为印刷术发展的缘故,唐宋这两个时代总觉得宋更清晰一点,唐对我来说太模糊了,没法生成非常实感的认识。这本书让我对唐产生了更确实的实感。2022-03-05
  • 事有難言齋主人
    作为一本诞生于三十年前而享誉至今的著作,确实不乏精思独运之处,尤其是《再版序》、第九章结论和《唐宋转型之反思》三部分,提挈神光。而在总体观点上,勾勒唐宋思想转型能不入道学思想研究的格套,以士之理念从文学中心转向道学中心,确为拎出一大关窍。至于具体论述,葛兆光业已提点许多宝贵意见,诸如使用材料之局囿、脉络之重叠与可疑、历史眼光之未尽参与。就个人而言,最失望的可能还是《再版序》中颇具野心地试图调和德、英传统概念史方法,实际运用中却不副人意,予人结论最可观之感大概也显示出高调起腔却难以为继的尴尬,这一方法与史料的未能符契或许已然决定上述诸多弊病的不可避免。此外,各章论析时汗漫冗杂的笔触也挺让人难受的……2022-03-23
  • 阿鼻
    知识分子观念史。前590—1130门阀时代到儒家时代之间的人物记。较琐碎。2018-07-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