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与地坛》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我与地坛》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ʚmomoɞ
    真的特别佩服作者的感官,好像就是比别人灵敏得多,才能写出这样的描述。2011-07-30
  • 明月夜微风
    人生如河,百转千回,逝者如斯。地坛默默的陪伴了先生十五年,这十五年,少年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悲痛走向释然,从毁灭走向生存。人生就是这样无常,任由你放纵不安纠结挣扎,终究抵不过命运,不如就随遇而安,随心而行。2015-09-30
  • Whatever伊fun
    大一读完作了很多摘抄,感慨“好文笔,好思想”。五年过去。那时候还没有开当代文学课,还没有功利读书,也不知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后来在学习当代和复习考研时便只记理论,凭着点印象没再读作品。如今重读必然是不同的心境。事实证明,好书要常放枕边。史铁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将近八年之久。他的生命在愤恨、希望、平静、悔悟之中穿行,他说是“扶轮问路”。轮椅给了他思维的独孤与驰骋,也在轮与转之间向他指引无形的路。他回忆从前,畅想未来,凡是身体不能到达的,他的思维和笔头都可替而行之。在不断的挣扎与释然之间,慢慢找到自我排解的平衡,那就是尼采所说的“爱命运”。爱命运就要爱上帝,爱众生。上帝偶然创造出这种不可心于你身上,就恨他吗?若是这种不可心轮在别人身上,就松口气吗?2018-03-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