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01年2月,学界宣布,基因组包含的不是如原先所预想的10万个基因,而是只有3万个。这个令人震惊的修改导致一些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人类基因其实不足以解释人们的所有不同方式的行为:我们必定是由后天而不是由先天所造就的。生物学再一次要被放在先天-后天的争论这张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上撕扯。


广受赞誉的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主张,正在出现的真相比这种神话要有趣得多。


后天培育依赖于基因,而基因也要求后天培育。基因不仅预先规定大脑的广义结构,而且它们还吸收塑形的经验、因应社会的线索,甚至运转记忆。它们是意志的原因。也是意志的结果。


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60多年之后出版的这本《先天后天》,详细记录了我们对基因的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


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与后天力量的信徒,为解释人类这种悖论式的造物如何能够既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本能与文化的推动而发生的百年之争。


《先天后天》对基因如何建造大脑来吸引经验做了一次激动人心、紧跟前沿的论述。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先在牛津大学做动物学研究,然后又当了一名记者。


他在《经济学人》杂志工作了八年,在《星期日电讯》和《每日电讯》开设了七年专栏。


《毫不掩饰》(Warts and All)一书就是他的作品,写的是美国的总统政治;《红心皇后》(The Red Queen)是他口碑最好的一《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写的是性的进化,也由企鹅书局出版;同时他还写了《基因组》(Genome)。


他的书曾入围六大文学奖项。


他是国际生命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ife)机构的主席,现居卢森堡,妻子是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系的高级讲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帅锅
    内容是好内容,毁在翻译上了,一年后看原版。2016-07-05
  • 诺诺
    基因相同还要看基因的触发时机,所以大猩猩和我们基因98%相同,也还是不一样2019-05-04
  • 叶科良
    【听书】人的行为是个二级混沌系统,被先天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而影响。环境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长成什么样由基因决定。同一个基因因为环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属性受先天和后天影响的程度也不同2023-08-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