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鱼类如何向陆地生物进化?鸟类的翅膀是何时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怎么演变成了多细胞生物?

如果你知道该如何观察,科学研究可以成为全球寻宝之旅。,人们找寻有手的鱼类、长脚的蛇类以及直立行走的猿类化石,这些远古生物共同讲述着生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这是一本重新探究生命演化历程中诸 多重要问题的科普读物。作者带我们开启跨越数个世纪的发现之旅,寻找地球生命演化发生的动力和方式,讲述人类对生命演化的认识历程。古老的化石加上对胚胎和DNA的研究,让如今的科学家有能力重新回答困扰达尔文和他的同代人的一些经典问题,从而建立一门综合性的新科学。这门新兴的科学阐明了数十亿年的生命演化历程,也揭示了DNA内部发生的协作、微调、竞争、偷窃和战争。

换句话说,通过关于演化史上重要变革的宏大叙事,将DNA技术、胚胎与化石研究精彩地融合,作者带我们探索了生命的来路,揭开物种起源的核心之谜。

※获Goodreads Choice Awards提名※

一位当今最有才华的演化生物学家,为我们谱写了一首由化石、发育、基因等共同演奏的生命演化交响曲。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以其深厚的科学素养、特有的科普热情、清晰的探索思维和优美的文学笔调,生动描绘和还原了科学史上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故事。

——冯伟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

“若无演化之光,生物学毫无道理。”以杜布赞斯基在1973年的这句话评价《解码40亿年生命史》再恰当不过。作者毫无疑问是达尔文的铁杆支持者,对演化论正反的意见都很精辟。他的辩才和赫胥黎一样好,然而他掌握的知识结构更为先进和丰富,才使得这本科学小品深刻又有趣。如果我们明白了从遗传物质上讲人类和单细胞生物使用同一套语言,那就必然承认这个蓝色星球上所有的物种应当平等享有权利: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尹烨(华大集团CEO,生物学博士,著有《生命密码》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了解了一些生物学知识,从小知“进化论”却不知何为“进化论”。先有“脚蹼”,有了植物创造的环境之后,“脚蹼”让鱼类有了成为两栖动物的可能性;恐龙有毛跑的快。2022-08-07
  • 佛本风流
    通过化石和DNA讲述生物进化演变史2023-02-24
  • 陆钓雪de飘飘
    尼尔·舒宾这本生命史让我学到很多生物学知识,包括达尔文进化论的具体内容和后来学者的批评与推进。对不熟悉的领域只能慢慢学,这本书我就看了非常之久。比如鱼类的后代踏上陆地,这一过程并未创造新的器官,而是改造了已有器官的功能。但具体如何,还要层层剥茧。再如1997年在中国发现的化石浪潮第一波,带羽毛的恐龙证实了奥斯特罗姆等认为恐龙是鸟类近亲的观点。众所周知,羽毛的出现是为了帮助鸟类飞行,而肺的出现使动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这些概念合乎逻辑、显而易见,但是完全错误。更重要的是,一个多世纪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生命史上的重大转变不必等待许多创新同时出现,而是通过给已有的结构赋予新的功能来实现。早在很久之前,创新的前体就已经存在了。事情并非始于你认为它们开始的时候。这就是通过演化来实现革新的故事,曲折的2022-09-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