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圭璧钟鼎为国之重器的礼制艺术时代如何兴起,又如何逐渐衰亡,演变成以宗庙、宫殿与墓葬为主体的建筑性纪念碑时代?长安,这个从土木方兴时起就不断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时期统治者的荣耀?一座座零散而无言的坟茔和祠堂,如何诉说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普通家族的懿德?而这些具有明显公共意义的礼仪美术传统,又如何在汉代以后转化为艺术家打造个人历史的艺术行为?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尝试打破美术史研究中的门类之别,以“纪念碑”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将装饰艺术、图像艺术和建筑艺术纳入更大范围内艺术的发展变化,重构中国古代美术的宏观叙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诗瀛
    终于找到这本书,不得不说作者的行文抽丝剥茧,实在吸引人,有如推理小说。但是把第一章及晚近的中文版序,与贝格利“科索沃式”的书评一比较,不难发现巫鸿这书的核心漏洞所在。如近来电影《利刃出鞘》所说,甜甜圈中间空的地方没有填好——我估计这个坑也没人来填了。而尽管如此,作者的视角令大多数中国读者为之一振,针对这书所展开的辩论和启发,无疑会把东方美术史推向一个更积极的层次。2019-12-20
  • 落九天
    读完后又翻到最前面重读了一遍导论,通篇下来读得最爽就是头篇导论。正文论证了很多的“政治性”、“纪念性”、“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但不太能看到“纪念碑性”的东西,好几篇我都觉得是在讲礼仪美术或者政治行为,然后到篇末又重提“纪念碑性”。本书阅读感还是挺好的,附图和标注都看着很舒服,(第二三章阅读有点累)可以感受到巫鸿真实读了好多学者的理论,旁征博引许多东西。[纪念碑性]这个概念的提出还是很精彩的,只是目前还显得有一点点空中楼阁,并没有太多东西可以作为实证来论述,相对而言,形式主义学派的东西看起来兴许是太批判了有些过度,但其中也有一些道理。2021-04-15
  • 西汉愉快的白术
    终于看完了,2018年读过的最棒的一本书。个人觉得开篇的九鼎之论,和后面关于武梁祠壁画以及丧葬正反铭文的讨论最精彩,希望有时间可以写个读书笔记。最后想说,巫鸿可真是厉害。2019-03-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