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吴天墀先生治学,非常强调“目光四射”,他认为,“一个人懂得当前的实际越多,对古代和外国进行研究也将增多了解、大有助益”;史家“若知古而不知今,务外而遗内”,便做不好学问。《吴天墀文史存稿(增补本)》所收论著,则体现了著者这一学术志趣,对于宋史、四川地方史与近代学术史做出了独到的观察,具有真正士大夫的通达识见,言有尽而意无穷,值得学界取径与师法。


吴天墀(1913-2004),别名浦帆,四川万县人。193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历任四川教育科学馆研究员,西康省政府秘书兼省立雅安图书馆馆长,芦山县县长,四川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西夏史硕士生导师及宋史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四川师范大学与宁夏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在宋史、西夏史与四川地方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所著《西夏史稿》一书,被誉为西夏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无心恋战
    历史的本身,不管是在遥远的古时,或是在亲身经历着的现代,我们都无从直接获悉其本来的内容。我们平日自以为深知熟晓的历史,实际上只是一串事情的轮廓或影像,并由这些轮廓或影像以推知其内含的意义。换言之,我们不知道历史的本身,只知道许多的史实所构成的关系。古今的史家写述他的著作,便是就他所见所知的这种史实间的关系加以选择,再组合为一适当完整的体系而已。所以严格说起来,任何人都不配说知道历史,只能说见到一些偶尔遗留下来的史实的断片,史家把这些断片适当地联系起来,便造成了所谓历史。文章时有卓见,但也充满时代刻痕。(阅读时间:2020年5月6日-14日;自评:7.8;推荐指数:★★★★)2020-05-14
  • 摸鱼居士
    可惜天不假年,时不予闲,根植深固而花果未繁,是学术界一大憾事也。写过论文的都晓得行文如此严密,清晰,巨细通贯,是要有该博材料而裁断一心的功夫,很不易得(我的一个小问题就是,论史,谈人,固然脱不开印象的,而收罗意见时,还是以印象来连结,我想,总不如中唐以下那篇鸿文的头绪凿实来得允当)。罗序推见发隐,极便读解。2020-03-02
  • 摸鱼斗士
    选读了其中几篇,总体观感非常好。其中,《中唐以下》视野开阔,气度宏大,对政治制度层面的变革着墨不多是其遗憾;《烛影斧声》注意到了医卜星相和道教相关人士的活动,颇具慧眼;《水神崇奉》视角独到,问题意识明晰,能从蛛丝马迹中窥出一些有趣的事,论述又完全站得住,黄博先生硕论《甲午流言》应算是踵其遗风;《庆历危机》时代痕迹明显,但说庆历并非盛世也是公允之言。宋儒诸篇也各具特色。总之,既有格局,又有灵气。2023-10-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