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农事诗》描写了一九四〇年春法军大溃败中士兵及人民悲惨的境况,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一个贵族家庭发生的悲剧,以及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在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内战时参加巴塞罗那争夺战的感受。战争和革命密切交织的题材,使小说富有浓郁的史诗色彩。小说采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农事诗》为名,因为小说主人公不论是在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中或南北征战的炮火震天、硝烟弥漫中,念念不忘家园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同时也寓寄维吉尔诗中蕴含的哲理:世事纷纭,复杂多变,只有四季恒常更迭,有秩有序,人也仅能在田园耕作中享受乐趣,在大自然中获得安宁与慰藉。

西蒙尝试用无与伦比的贴近重现物质现实,也许他未能成为一个画家,但是他以画家特有的敏感描绘接踵而至的场景,栩栩如生,令人难忘。西蒙沉醉于细枝末节、精雕细刻,胜过其他所有我所知的作家。他运用电影式的表现手法,在一个镜头到下一个镜头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视觉联想使意象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在他的小说中纷至沓来的事件并非按照实际发生,而是根据叙述者讲述的顺序进入读者的视野,突破常规,新颖别致。当社会秩序的形式和协议消解为致命的混乱时,战争成为描述普遍人类状况最恰当的隐喻。西蒙提供了一种暂时的艺术秩序——也只能是暂时的,坚定地接受现实,意图抵挡这混乱轰轰隆隆向前进发的脚步。西蒙的哲学是坚忍的,禁欲主义的,他也的确在现实中身体力行:不起眼、严肃、寡言,更适于葡萄园,而不是沙龙。——《卫报》


克劳德•西蒙(1913-2005),法国新小说派作家。一九一三年出生于马达加斯加,一九三六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地下抵抗运动。战争的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有《弗兰德公路》、《农事诗》和《历史》等,一九八五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释槐鸟
    今天哪位书妃来陪朕?从三万多种书中,鬼使神差地就扒拉出西蒙的这本《农事诗》。昨天还在看麦斯饰演的影片《杂种》,《农事诗》第一部中的“他”,跟影片里卡伦的经历好相似啊。不得不说,两个角色以两种不同方式相继呈现出来,这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是为小记,聊表敬意。2024-01-21
  • 鸮大人
    克劳德西蒙,我一直怀疑他用画笔观察这个世界,每个句子都连贯起来像一幅动态化速写。我佩服且膜拜这种天赋,这种密集的想象力在脑子里爆炸的感觉。他不放弃任何出现在他视网膜之外的东西,万物都在他笔下被保存,以一种快门的速度,翻译,保存,佐以一点诗意和中性的灵魂,翻炒,出锅,陈列。2023-01-16
  • Zzz
    从贵族堕落到法国大革命再到二战和西班牙内战,四段战争和革命的故事,核心是秩序的崩塌、重塑和去魅,最后只剩天地不仁的铁律变动不居。分镜写法和绘画笔触尤其贴合主题,展现混乱世界中人困惑而外物自在,但也把全书变得支离,第四部和其他三个故事脱节(可能是我没读懂),整体也不知道如何扣上农事诗。当然和罗伯格里耶相比,西蒙可能已经算诗情画意了2023-04-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