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拉德茨基进行曲》通过描写特罗塔一家四代从1859年到1916年的经历,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逐步衰落。“拉德茨基进行曲”原本是对1813年前后反拿破仑的奥地利统帅拉德茨基和对哈布斯堡王朝往昔的颂歌。这部小说以此命名,表达了作者对帝国往昔的怀念,是作者唱的“一首奥地利的安魂曲”。面对20世纪的现实,作者深知奥匈帝国的“荣华”已经不可能恢复。

————————————————————————————————

编辑推荐

1.约瑟夫•罗特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和托马斯•曼的《魔山》、歌德的《亲和力》、卡夫卡的《审判》等一同获得《理想藏书》德语文学排名的前十,并同时获得最佳德语小说第八名。

2.《拉德茨基进行曲》英文首版时,得到了两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库切和戈迪默的推荐,戈迪默还为《拉德茨基进行曲》撰写了长篇导读。

3.《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一部哈布斯堡王朝的史诗!也是约瑟夫•罗特最具代表的作品。

4.《拉德茨基进行曲》写的不止是特罗塔家族的命运,它也像征了整个奥匈帝国的兴衰消亡,作者把对帝国往昔的审视与怀念,全都倾注在他这部最为平实、看似平淡,却血脉喷张的作品里。

————————————————————————————————

名人推荐

一部杰作……约瑟夫·罗特的所有作品无异于是他运用现代小说写作技巧创作完成的一部悲剧集合体。除了托马斯·曼以外,任何一个其他的当代作家都无法达到像他这样的创作的整体性。他为我们竖立了一根永远不会停止攀爬的梦想标杆——卢卡斯把它称之为无法达到的目标。

——纳丁·戈迪默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深刻、最优秀、可读性最强的文学作品之一:它和托马斯·曼,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以及罗伯特·穆齐尔的最优秀的作品相媲美。

——哈罗德·布鲁姆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 《西方正典》作者

这是一本关于奥匈帝国末日的书,一本关于社会和人的末日的读本,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就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 爱伦堡,爱创解冻文学潮流的苏联犹太人作家

————————————————————————————————

媒体推荐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约瑟夫·罗斯的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作品通过特洛塔家族的经典传奇故事反映了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社会生活,是一幅文明衰落的完美画像,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约翰·库切 《纽约书评》


约瑟夫·罗特(1894—1939),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出生于奥匈帝国东部边境的加利西亚小镇(今波兰东部)。1916年至1918年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维也纳和柏林当新闻记者。平生著有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短篇小说以及散文作品,主要作品有:《拉德茨基进行曲》《皇帝的陵寝》《约伯:一个犹太人的命运》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HeyMarjorie
    同是编年体式的历史家族小说,这本比起百年孤独就差远了,也许是我并不能真正理解奥匈文学的缘故。小说内容有些单调,叙述偏平淡,虽描绘了奥匈帝国从盛世走向末日之景,但很难引起读者共鸣。全书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那时候的人们靠着回忆生活,就如同现在的人们靠着迅速忘却生活一样。”2018-11-06
  • 安之
    【阅读时间:5小时】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豹》这部电影。一家人因为祖父愚昧的忠诚而获得了皇帝的垂青,从此祖孙三代都过着有特权的生活。这件事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但我们的索尔诺罗斯英雄是个忠诚且正直的人,正如同卡波特的《蒂芙尼的早餐》中的霍莉小姐那样,这祖孙三代人坚信着皇权这一套东西,从来没有反思过。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仍然保持着正直的品性。整个故事有趣之处就在于着眼于孙子身上,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罢了,可他的命运却随着皇权而波动着——他既是皇权的象征,也是平凡人的一员。只不过,如果能写得像雨果、托尔斯泰等人那么长就好啦,看到后面,逐渐就有些厌倦了。2018-11-16
  • 食莲人
    “依窗而立的那位少妇好似站在爱情和生活之间的哨兵,陌生而亲切。”2019-10-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