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從具像的觀點,結合物質文化與靈媒研究,從鄉村與都市情境中探討民間宗教的意涵。第一部分以台灣鄉村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神像與乩童分析漢人民間宗教中靈力的概念與展現的形式,並以此說明漢人靈力的文化概念。第二部分,作者隨著村民從鄉村移往都市,探討移民在面對都市生活種種困難時,如何透過改造原鄉宗教,發展出新的都市宗教形式以面對快速變遷的都市情境。提供我們一個理解台灣民間宗教從鄉村到都市的動態樣貌,呈現了台灣民間宗教發展更整體的圖像。

※本書英文版榮獲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林瑋嬪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與人類學系系主任。專長為宗教人類學、親屬人類學與漢人研究,長期關注宗教議題,特別是物質文化與媒介相關研究。著有專書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該書獲得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編有《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臺大出版中心 2018)。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水逆退散
    跟我的毕业论文选题重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的程度…导师安慰我说说明你选题是有意义的。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不够。2023-06-11
  • 芋园17号
    从物质文化研究的角度将神像和乩童放置在一起做讨论,并设定了三个不同但又有内在关联的田野点,考察台湾民间信仰在城乡移动中出现的种种新变化,结论提出当代汉人宗教存在情感转向。案例中的各种细节很有意思,和前人研究讨论的也很充分,不过种种新现象到底有多大的普遍性感觉不太好说,倒是借此补了不少台湾乩童的知识,甚好甚好。2021-08-25
  • 怪櫯櫯
    ✓神像内蕴,乩童外显。神明在犁信徒的心,乩童是神明的翻译官。乩童的权力过大就像牧师假传圣经,神界的组成是一副中国官员体系的映照,神明的力量来自人们对帝国科层体制的想象。道与庶道,前者是官僚的,后者是人性的。天后崇拜的不断攀升,与国家权力在华南沿海地区逐渐扩张同步,宗教促进了地方社会与帝国的整合,宗教一直在不断回应变动中的时代。神或圣物的灵力都来自人们自身力量异化的结果。物是文化表现中最具有韧性的方式之一,神像透过其不易朽坏的材质具象了神的恒久存在。《驱魔人》里用心理/医/神学解决不了的,用人类学角度切入观察,神坛成员取代传统父系亲属的角色想起《波纹》,信徒用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连结作为神明灵力的来源。大道公附身时大喊:退!网梗瞬间记忆觉醒。2023-09-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