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范岱克(Paul A. Van Dyke),美国人,中山大学历史档案馆、澳门文化局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职于澳门圣若瑟大学、澳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广州口岸史、亚洲海洋史等领域的学者,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The Canton Trade: Life and Enterprise on the China Coast, 1700-1845.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reprint 2007;Merchants of Canton and Macao: Politics and Strateg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Trade. Vol. 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Images of the Canton Factories 1760-1822: Reading History in Art. By Paul A. Van Dyke and Maria Kar-wing Mo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Merchants of Canton and Macao: Success and Fail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Trade. Vol. 2.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6等。

内容简介

清代的大部分时间,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本书利用极为丰富的多语种资料,重建了广州贸易在18~19世纪上半叶的日常运作。它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专注于实践和程序,而不是官方政策和协议,重新审视了贸易的成功和失败。作者揭开了所有参与者的日常生活,从引水、买办、通事,到大班、行商和海关官员。本书最后对广州贸易体制的反思极为深刻。全书论证透彻严密,翻译语言精练流畅,可读性强,是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尼米兹的小企业
    广州作为一个税收钱袋是成功的,交通进步的年代,来了比几百年前更多的洋人,国库不说,地方官也可以吃额外税收吃肥;但不能转型成近代海关是失败的,仅一点就证明广州的管理差劲:即连当地地方官也不能弄清全部事项。因为贸易海口在清朝是皇帝认为的重大国家政策,不仅是贸易还要【防夷】,是国家性质的工作,中央朝廷才有决定权,当地地方官没有决策权力,另外野蛮的指导思想是只要有从事这种国家活动的一些中国人的活动被检察官记录下严重的、犯了罪的、寻衅滋事扰乱贸易的、影响呈送朝廷税收的诸如此类事项后,一旦问题得到解决,他们的名字就会消失。这些官方文件几乎没有透露本国人的生活,几乎所有的细节内容都保存在外国档案中,失败延续了,中国有世上最激烈的经济活动,研究这些经济出几个诺贝尔学者不难,只是我们已经主动挖去自己的双眼了2019-07-28
  • catteforry
    作者对于清代广州贸易体制的分析非常详细,条理很清楚明白。用简单粗暴的好坏观点来判断体制是不适合的。清代的广州体制从最初的成功到最后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广州贸易体制是坏的,而是这套体制不能适应时代,没有与时俱进。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我们都知道鸦片是毒品,必须严格禁止。但当年的人可能只把它当作是不能公开鼓励的产品,可能比处方药还要严格一点儿的程度。也许再过一百年,人类对于成瘾型的电子游戏也会像今天对于毒品一样重视,谁知道呢。2020-05-11
  • 烹饪鬼才
    把广泛多层次的史料编排成细致、有活力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刷新了自己对于鸦片走私贸易、语言流动、货物包装材料贸易的认识。把“地方实践——制度制定——地方反抗/套利(既有斯科特“逃避统治”的味道,又好像有宋怡明所谓“制度套利”的感觉,不过还没读过宋怡明的那本书)”这种structuring写得太精彩了,虽然作者很注重贸易机制下中下层的人,但他在分析广州体制崩溃的原因时还是主要聚焦于官方体制的迟钝和失效,给我一种二元偏上层视角的感觉(一方面自己觉得不对劲,另一方面好像也并不是真的有很大问题)。最后一章把作为研究者的无奈揉进那段历史上的各种角色中,默默透出一种历史的悲剧感。2020-04-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