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所有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世界观上都是历史唯心主义。必须看到抽象的人性论的危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因而没有抽象的、全人类共同的人性。毛泽东阐述了在阶级社会里只存在阶级性的道理。邓小平十分重视批判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经济人假设”、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公平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等,都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批判抽象的人性论,任重而道远。

有林,男,1929年生,研究员。现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历任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副组长、组长、室务委员,国家体改委委员,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干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求是》杂志总编辑,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小组经济理论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Zeeman
    非常好的小书!论证是有理的。比起某些不讲道理用极弱的证据链反对唯心、反对西方势力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知道是不是高级黑)另外语言很通顺,篇幅很短,读起来是畅快的。2022-10-19
  • K
    前三分之二的内容还是挺有趣的。2016-08-14
  • 我是只吐司
    作者一直在强调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在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人性,是受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但是本就是由劳苦大众、贫民阶层组成的社会,面对极度的分配不均,资源聚集上游甚至垄断,在资本无序疯狂扩张下,谈意识形态是在是有点轻松。更何况如今的2022年社会的二八原则也早已不复存在,矛盾不断激化,必然会引发改革与变化。2022-04-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