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十九世纪英国文坛巨擘,著名的浪漫主义史学家。《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结集了卡莱尔在1840年所作的六次讲演,论述了神明英雄、先知英雄、诗人英雄、教士英雄、文人英雄、帝王英雄等六种不同类型共11位英雄人物的生平、经历和英雄业绩,试图阐明英雄品质的含义,宣扬“世界历史是伟人的历史”。卡莱尔的英雄史观引起了很大争议,但人们无法否认其观点的思想启迪意义,无法否认《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作为一部史学名著的价值和长久的社会影响力。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 英国19世纪文坛世擘,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席勒传》、《拼凑的裁缝》(又译作 旧衣新裁)《法国大革命》《英雄与英雄崇拜》等。他在19世纪振聋发聩的正义之声不仅是为英国民族的振兴而发,他对人类文明的忧轴、对人类终极幸福的预示,显示了他不仅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第三者,站在未来之世界看,更是一位跨时代的思想启迪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金石入画
    不必要被豆瓣上的这群庸人和蠢货感染了,这类思维完全是自然主义和浑浊的。英雄本来就是“伦理学”的界定,肯定不可能强迫一类平庸之辈去做出英雄事迹。“天才”和“才能”之间存在着根本都差异,虽然我自己也常常禁不住混用,但我始终坚信。就个性复杂的天才而言:天才对其他人的理解,一定比其他人对自己的理解还有透彻,因为天才心中不但包含着自己的个性,而且包含着与自己个性绝对对立的一面。 智力不加的人,完全区分不出“天才”和“才能”。在我看来,天才完全是伦理性的,英雄只会出现在人类的生命渊源里,英雄注定和史诗一并诞生,崇高、极端、无趣、悲剧、痛楚;而才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可以加速生活的感受,在快乐和无聊之间摇摆,“才能”在人群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吸引力”,就是吸引欲望的能力。不写多。2022-05-01
  • 暇人
    对于各种英雄的分类有意思,有点超人理论的味道2022-04-13
  • 神萍寫雨齋
    当时影响很大的人的一部没有什么反响的后来广受批评的一本书。讲六种英雄:神明,先知,诗人,教士,文人,帝王。前四种都产生于旧时代,神明英雄与先知英雄带有原始性,已不再可能;诗人英雄可以产生于任何时代,一旦产生即为一切时代所有;教士英雄,因已暴露的教士的虚伪,也已为陈迹;文人是18世纪印刷时代的产物,并且会伴随印刷术作为未来一切时代的主要英雄形式存在。引费希特《论学者的本质》言“世界的神圣理念”是“存在于一切现象深处”的实在,文人为自己和他人指明这个世界的神圣理念,在每一代新人中用新的语言予以表现。帝王是最重要的英雄人物,集英雄品质之大成,并使之具体化,以指挥我们,指导我们的行动。认为拿破仑远不如克伦威尔“真诚”。 法国大革命是部启示录,英雄崇拜是治理这个世界的希望。2022-02-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