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所有日常的破碎挣扎,皆源自一份真心。

是对文青最初本质的寻回,也是对未来世代的寄语。

九歌年度小说奖、金鼎奖得主

吴浊流文学奖正奖作品,赖香吟短篇小说集初次引进。

▼编辑推荐

☆ 1987年,赖香吟发表小说《蛙》,夺得联合文学巡回文艺营短篇小说首奖;其后再以《翻译者》 荣获 1995 年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崛起于文坛。她的创作,向内探索人类心灵,向外则触及时代、社会背后的隐微地带,细致的文字之间常见反复的思索,是当代重要的台湾六零后作家。

☆ 《文青之死》是赖香吟在短篇小说技艺上的一次自我突破,节奏、用字的转换受到众多肯定,如文学杂志《秘密读者》策划刊登的匿名书评,曾以此称赞:“赖香吟不只能写好缓慢,节奏该快的时候,也是能迅如奔雷,一箭红心。而这样的瞬间加速,往往都发生在靠近结局之处,留下一道漂亮的刹车痕。”

☆ “如今文青当然不是个干净的词,消费流行与装腔作态使它讨人厌,这《文青之死》回收该词,不是拥护,不在批判,而是想理一理文青这个词曾经干净的成分。”对于平凡泛滥的文青,赖香吟借由书写日常生活,如夫妻婚姻破裂、老年人身患重病,以各种看似离文青遥远的琐碎故事,侧面显露文青的珍贵特质。

▼内容简介

“九则故事,尽管角色、情节有异,但大抵是内在生命与现实相互牵制或漠视的故事,症状表现为错误的情感、志业的彷徨——多数文青人生正是在这两者病去了大半。”

昔日文青,却已成我辈中年。但他们曾有理想与实践,对社会的感受、冲撞世界的步伐,皆远超众人。如今,那些过去种种,是否还留下些什么?疲于应付现实的文青们,又是否仍怀抱着什么?

对拥有敏感真挚之心的许多文青,《文青之死》是小说家给他们的安慰,也是走下去的期盼与祝福:“道阻且长,让我们一起继续”。

▼名人推荐

☆ 《文青之死》这些影影绰绰的人物,在时间的大幕间奔皇行走,绕不过的瓶颈,则始终是对生活的质疑。他们念兹在兹的,实乃反复思维或仍有“不一定要受苦或搞得天翻地覆,也可能过一个有感觉的人生”之愿想,全书大抵见证这些看不见的抵抗与挣扎。在赖香吟笔下,生命的明暗光影曲折晦涩而细腻、沉郁凄楚而感伤。

——石晓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媒体推荐

☆ 赖香吟用非常简明的独白和对白,写出精醇的生活感。《静到突然》中叙事者与许耀仁相处时,双方既算计又似有温情的桥段;《天竺鼠》里的夫妻吵架、《小原》最后一段的情绪攻防,都能写得流畅、明快又有夹层。这是一部写实的小说,但却没有传统写实主义的枝芜。小说透过细节建构起来的立体感,仗恃的不是厚实而是精准。

——文学杂志《秘密读者》匿名书评

▼获奖记录

☆ 《文青之死》荣获 2017 年“吴浊流文学奖”小说奖正奖与“金鼎奖”优良出版品推荐。

☆ 收录篇章《暮色将至》荣获 2008 年九歌“年度小说奖”。


赖香吟,1969 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市。毕业自台湾大学经济系、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曾任职于诚品书店、台湾文学馆筹备处、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

获有 1987 年“联合文学巡回文艺营创作奖”短篇小说首奖、1995 年“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中篇小说首奖、1997 年“吴浊流 文学奖”小说奖佳作、1998 年“台湾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2008 年“金鼎奖”图书类最佳主编奖与九歌出版社“年度小说奖”、2012 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2017 年“吴浊流文学奖”小说奖正奖与“金鼎奖”优良出版品推荐、2019 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金典奖。

曾校译《龙瑛宗全集》,主编《邱妙津日记》《九歌 103 年小说选》。著有文集《史前生活》《天亮之前的恋爱》,小说《散步到他方》《雾中风景》《岛》《其后 それから》《文青之死》,并与他人合著书籍配乐专辑《不如...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Error
    用“昔日文青,却已成我辈中年”的句式来说,杀死那个文艺青年,不必动刀动斧,唯时间足矣。2020-08-21
  • Gespenster
    这本书太可怕,我试图逃离故事带给我的情绪影响,但眼睛却无法移开每一行字。看完书我实在忍不住对着对象发了火,发完火躺在床上有点糟糕有点冷静。他默默地把牙刷杯用盐酸擦洗干净厚重的水垢,散落一桌的零食都收好了,我们又聊了好久,我觉得他现在也许很怕我2020-07-21
  • 宝木笑
    赖香吟的小说带着一贯的舒缓、静怡和淡淡的羞涩,就像这9个短篇里的人物,总是缠绕着一种婉转低回的自我独白,那是文青特有的某种气质。上世纪80年代被人奉为文青,是极为荣耀的事,是能在找对象方面加分的杀器。如今被人看作文青,却是件极为尴尬的事,带着周围人调侃的揶揄和自辩不能的委屈。社会确实物质化了,文青从身份到精神逐渐尴尬。文青带着终身票友的性质,几乎所有文青终其一生都无法转正为当红作家,如果要坚持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必须坚守文青的价值体系。环顾我们的周围,几乎百分百的人生赢家无不都是主业取得成绩的人,炫耀码字副业辉煌的人,早已悄悄加入割韭菜的网课营销大军。正因此,赖香吟塑造的那9个人物,无不生活在现实的一事无成和精神的围城之困,就像每个想要精神角落的人注定孤独,文青之死,死于逐渐凋零。2020-08-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