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89年浦安迪教授应乐黛云教授邀请,为北京⼤学中⽂系和⽐较⽂学⽂学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和研究⽣学⽣开设了⼀门课程,题为“中国古典⽂学与叙事⽂学理论”。该课程的⽬标旨在从⽐较⽂学理论的⾓度,探讨中国古典⼩说的叙事⽅式,并且进⼀步阐释它与世界其他各国叙事⽂学的关联。《中国叙事学》就是该课程讲稿的整理结集。曾收在“北⼤学术演讲丛书”于1996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直到现在,《中国叙事学》的引⽤率和评价都⽐较⾼。

诚如其课程⽬标,《中国叙事学》将中国的叙事传统放在世界⽂学的范围内进⾏考量,⽽且以此为课程的切⼊点,再慢慢地引⼊中国叙事⽂学的代表性⽂体——明清“奇书⽂体”,再对奇书⽂体的代表著作进⾏细读分析。对叙事学、⽐较⽂学感兴趣,又或者对《⾦瓶梅》《西游记》《⽔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的作品阐释有疑惑的读者,相信都可以在这本⼩书中获得智慧的启发,找到⼊门的道路,做更加深⼊的探索。

浦安迪教授的语⾔⽂字精准睿智,⽽这本讲稿相较于他的代表学术著作,篇幅⼩,可读性更强,但同时表达和注释都很严谨。虽然对这些奇书的研究已经不计其数,但书中观点仍然让⼈⽿⽬⼀新。

目录

第一


浦安迪 (Andrew H. Plaks),著名汉学家,现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系教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文化比较,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中原型和寓意》(Archetype and All 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中国叙事文:批评与理论文汇》(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明代小说四大奇书》(The Four Master works of the Ming Novel)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腰凸曼
    四大奇书的部分很有启发性,就是有些地方作者很有自信的谈中国文化历史习惯明显带着西方人的隔岸观火观点,不认同。2020-10-23
  • 空空
    精妙之作。首章揭示中西叙事传统差异,中国叙事传统中较为长于呈现空间式的架构而不似西方传统中较为长于处理时间流。后文详尽分析明代四大奇书,从结构,修辞,寓意等层面揭示奇书乃是精心结撰的“文人小说”而非通俗说书传统下较为粗糙的产品。其中不少“开脑洞”的地方很合我的胃口。对于奇书的反讽性修辞把握尤其精彩。2020-09-04
  • 打蛇
    这书名吓人,但是真的开眼界2019-01-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