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生命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

费孝通说,自己一辈子只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农村”,一篇“民族”。

《探寻一个好社会》以闲适的书话体重述费先生心路、学路、思路与书路,游刃有余,亲切可读,既发挥出书话体“真性情、真见识、真故事”的自由精神,也呈现出重回历史现场之亲闻、亲历、亲见的独有魅力。

费孝通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其早年心志一以贯之,直达生命终点。那些在岁月中轻轻翻动的泛黄书稿,带我们回到行行重行行的田野调查现场,体味瑶山惨剧的恸殇时刻,师友的恩情与离散,耄耋老境中的真诚反思……大时代里的一介书生,在外界巨变中力图持续内心的写作,其终极关怀是对美好社会的思考和探寻,是乡土中国的现代出路和现实途径。那种一往情深,何等可爱。

这些珍贵手稿,亦在历史的浮沉中遭遇叵测的命运:有的湮没于战乱流离,不知所终;有的毁于浩劫岁月,毕生心血毁于一旦;有的竟在佚失多年后传奇般地重见天日。一段段尘封已久的书话,重现费孝通起伏动荡的生命记忆,亦勾勒出百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张冠生,1954年生,祖籍江苏,生于河南。知青五年,七七级四年。有社科研究、编辑、记者、公务员经历。曾长期就职于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为费孝通教授做助手。先后主持宣传部和参政议政部工作。发表文章于《中国社会科学》、《读书》、《东方》、《随笔》、《温故》等刊。出版著作《费孝通传》、《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晴耕雨读》、《田野里的大师:费孝通社会调查纪实》、《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纸年轮》、《纸日月》等。

特别感谢:《探寻一个好社会》摄影沈继光先生(即《物语三千》、《乡愁北京》作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镜中
    补标。关于费孝通和中国早期社会学史的浅显通俗的入门书。2023-06-11
  • 三完月
    以作品为线索撰写的一部费孝通的传记,每本书的内容都只泛泛几句,像是一个文本导读。书里处处洋溢着作者对费老的敬仰,个人情感的痕迹太重了。2023-07-19
  • 且耐清贫读我书
    费老生平小传和作品导读,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回忆起在大学社会学课上学过的知识,怎么可以忘的如此干净,明明当初还被他和王同惠的故事触动不已2023-06-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