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茂元生逢世变,不改风雅,于五十年代初选唐诗,真诚考虑时代之阅读需求。后历时三十年,反复斟酌增订,直到去世,接近完成,复经其受业门人刘初棠、赵昌平等依循师意,缀补完成,至1999年出版以来,备受读者欢迎。《唐诗选(修订第二版)》优点,一是选诗500多首,吸取清编《唐诗三百首》之成就,削除少数不适应今日读者的篇什,照顾唐诗各时期各流派作者的成就,遴选之精当,眼光之独到,远在前书之上。二是选诗兼顾思想艺术成就,要以造诣精妙、意境优美之篇章为主,将唐诗中*优秀的作品,向一般读者作负责任的介绍。三是注释准确充分,既避免掉书袋式地堆砌,又注意适合中等文化程度读者阅读之需要,因其旧学根柢深厚,解读字斟句酌,深入浅出,达到很高解说水平。四是积极吸取当代唐诗研究的前沿成就,书中诗人小传、诗歌本事、系年总评,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更值得称道的是,《唐诗选(修订第二版)》最后定稿于马先生缠绵病榻之时,其学生赵昌平亲承遗意,投入很大精力完成遗著的写定,最后出版时退逊而不署名,又撰唐五代诗概述附于书后。《唐诗选(修订第二版)》可以视为两代唐诗学者的学术结晶,也可以见到老辈学统和道德的继承发扬。

马茂元《唐诗选》选录诗人一百二十余家、诗作近六百首,繁简适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脉络;选目曾经马茂元反复思索,具有内在系统性,体现了他对唐诗的基本认识。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题解、注释、总评四部分。马茂元唐诗研究的个性特征,是在他对唐诗大量记诵的基础上感发而来的。正因如此,《唐诗选》之点评尤能指示诗作的艺术性;又因马茂元对古典文学的独特认知,故能从艺术性中归结出唐诗发展的脉络。《唐诗选》注释除通常的释义外,还对全诗关节与疑难处作提挈点拨,点明诗艺上的继承关系。通过注释,读者不仅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还能以此为阶梯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作品。


马茂元(1918-1989),字懋园,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殿军马其昶之孙。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享有崇高威望。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193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一师范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于唐诗、楚辞研究。著有《古诗十九首初探》、《晚照楼论文集》,编有《楚辞选》、《唐诗选》等。是我国著名的楚辞、唐诗研究专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小细
    非常好的唐诗学习读本,只恨读晚了。以时间和诗人脉络编选,先是诗人生平与风格介绍,每首诗有题解,注释与评语,有生僻字注音,遇到的成语典故都详细讲出,诗句也有简洁释义,还有佳句评赏、诗句化用来源或后续影响,可谓是面面俱到了。诗评部分不仅作者见解往往相当精当,还融入了诗论中的相关评价,可与对读互见的诗,还有诗人间的风格渊源沿革与差异对比,读了受益颇多。 选诗基本涵盖了唐代不同时期和风格的作者作品,虽然能感到明显的时代倾向,评语也时有阶级话语,整本读完感觉自己也“叹息肠内热”了。2023-11-04
  • 碧纱窗影下
    1.说实话,一口气读下来,确实会有厌倦的时候,会发现古典诗歌的题材、意象、情感都大同小异,甚至比较“差”一些的诗歌,很像ai写作,十分套路化,看不到“真诚”,对于不用专业研究唐诗的人,不必要阅读五万首唐诗全集,读选集就可以了。而且读诗只读一遍是没有深刻感觉的,需要细细品味。2.我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语感而读,很需要古代文学的各种选集,感谢前辈工作。3.建议不管阅读诗歌,还是历史,都从头开始读,系统读,因为会发现时代与文风息息相关,情随事迁,文随世变。2023-02-15
  • 小桃红君
    一首一首慢慢看的,一个月看完。点评和选的都比较精彩,不乏小众冷门,但又不过于冷僻,算是唐诗海中淘金。2022-09-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