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两位作者持续多年扎根人工智能前沿领域,这《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是他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蹦出的意外火花。因为这一全新发现并不是直接回馈于他们本身所处的人工智能领域,而是“无心插柳”收获了对人类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的全新颠覆。这一研究打破了人类世界延续多年、难以撼动的、依靠目标和计划成事的文化基因,真正开启了人类伟大创新的惊喜之旅。

他们在学校、TED、科研论坛等场合公开演讲,让这一新思维方式影响并激励了许多人。他们自身也凭借写入《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寻宝者思维”“踏脚石模型”“新奇性探索”等具体思维方法,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取得了飞跃式的突破和进展,产生了一系列惠及人类的伟大创造。


肯尼斯·斯坦利(Kenneth Stanley),全球创新思维和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 研究员。曾任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深耕机器学习领域,发表了80多篇专业论文,其中数10篇获得了最佳论文奖,并经常受邀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他曾是 Uber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在行业内具有卓著的影响力。

乔尔·雷曼(Joel Lehman),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 研究员。曾是 Uber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目前在 OpenAI 做“大型语言模型(大模型)+演进算法”方面的研究,聚焦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安全、强化学习和开放式搜索算法。2022年,其率领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神奇”的论文,首度揭秘了 OpenAI 的一项研究:大模型自己学习、自己写代码,然后自己“调教”出了一个智能体机器人——“成精了!”这也揭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王思佳
    严格点说,这不能算是一本书。只能说是两位作者把自己的某种跟适合以演讲方式呈现的观点硬生生的放在纸上,而且两位作者显然也没有科普写作的能力。全书的观点很简单,就是人类在实现一些较为宏伟的目标的时候会失败,更好的替代方案是无目标的探索。主要理由是对于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更为实际的做法是收集足够的信息,或者说是前置科技。无目标搜索在这方面是优于线性目标思维的。伟大的创新往往需要以退为进。2023-08-11
  • 柏舟
    小任务靠目标,大成就靠踏脚石。2023-07-29
  • 小呀小胖丁
    最近有朋友在读书会里分享了《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这本书,也听了无人知晓播客里对它的评价,感觉大家的感受两极分化极大:一方面来说,它给到的思维方式本身还是具有启发性的,且在现在宏观节点下提出更具意义:在内卷加剧的当下,有个观点(且是实证过的)告诉大家接受无意义的探索、接受没有目标、接受没有可预见的结果无疑是种极其对症的精神解药;但另一方面,纵观整本书的论证过程,太多例子可以找到反例,几个实验的结果如何泛化到现实世界也难以说清楚推敲链路,又如何令人信服?当然,论证过程本身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依旧是mindset上的转变,那么其中最让我好奇的一点是:结论本身如何能作用在企业管理上呢?2023-08-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