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人类世工作组组长扬•扎拉斯维奇+古生物学家马克•威廉姆斯合作作品

★ 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邢立达倾情审校

★ 从最小的种子虾到巨大的恐龙和蓝鲸,从最早的细菌群落叠层石到大堡礁,从外骨骼到内骨骼,多角度审视那些由矿物质组成的,曾帮助生命改造我们所在地球的骨骼

★ 讲述地球上数亿年规模的骨骼演化故事,探索令人难以置信的各种骨骼创新,并预言技术骨骼将如何塑造我们星球的未来

★ 折叠护封,背面展开为10种动物骨骼手绘海报

★ 风趣的语言、专业的知识相得益彰

-------------------------

内容简介

5 亿多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在演化过程中迈出了不可思议的一步,生物学会了建造骨骼。它们使用许多不同的材料,碳酸钙和磷酸盐,甚至是二氧化硅,来制造外壳和骨骼,它们开始创造支撑结构,这些结构现在对大多数生命形式都至关重要,可以提供刚性和强度。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复杂的生命网络提供了框架,这些生命网络决定了海洋、陆地和大气的演化。

在《不可思议的骨骼》中,两位作者从最小的种子虾到巨大的恐龙和蓝鲸,从最早的细菌群落叠层石到大堡礁,从外骨骼到内骨骼,探索了各种各样的骨骼创新,这些创新使生命得以扩展到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同时,讨论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使某些骨骼的形成面临风险。他们还将未来的骨骼考虑在内,包括我们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将金属和塑料元素融入我们自己的骨骼中,以及在其他行星上建造骨骼的可能材料。

《不可思议的骨骼》将是一次跨越数亿年的骨骼探索之旅,带领读者走进不可思议的骨骼世界。


作 者

〔英〕扬•扎拉斯维奇(Jan Zalasiewicz)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莱斯特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地层委员会人类世工作组组长。著有The Earth After Us,The Planet in a Pebble等多部作品。

〔英〕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

古生物学家,莱斯特大学古生物学教授,“云南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及古环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曾为英国地质调查局和英国南极调查局工作。

二人曾合作多部作品,包括The Goldilocks Planet: The Four Billion Year Story of Earth's Climate,Ocean Worlds: The story of Seas on Earth and Other Planets 等。

译 者

林安萧

苏州大学翻译口译专业硕士,译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脑坑少年
    如果有图的话就更完美了,因为涉及到的一些古生物平时很少接触,没有图直接描述结构很难对应上。读起来有点费劲2023-12-14
  • 某羊
    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本书自然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而如果将之“学术化”,那么“自然的演化——基于骨骼的视角”应当是恰切的。在书中,骨骼是泛化的概念,同时也是全书的线索:它既可以是深藏于动物肉体内部的支撑物,也可以是包裹在外的“盔甲”,同时还是植物的木质部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乃至行星的地壳;而顺着“骨骼”的演变,地球及其上生物的发展演变(顺便在某种程度上解答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疑问:并非生物种类本身的爆发,而是因骨骼出现而导致可被化石记录的生物种类爆发)乃至未来趋向(甚至冲出星球之外)同样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得到呈现——“骨骼”也许不是生物进化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地位也确实无可取代。ps.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真的是图(特别是结构图)太少了,这对于一部科普作品而言尤其严重。2023-01-20
  • 深情的艾老师
    1. 科学家们推断,骨骼最早可能是生物用来保护自身的防御性武器。2. 动物骨骼可以分为外骨骼和内骨骼两大类。外骨骼出现得更早,物种数量超过百万,但体形普遍较小;内骨骼后来居上,在脊椎动物身上进行了材料、性能和结构等多方面的创新,成为高等动物演化的重要基础。3. 以同位素分析为代表的检测手段,能提取出骨骼中记录的丰富数据,自然领域的温度变化、年月长短、自然灾害,人文领域的历史往事,都可以在骨骼中找到对应记录,骨骼是历史的真实见证者和诚实记录者。2022-12-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