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茅海建,1954年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的军事与外交》。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提灯看浮云
    探讨几点:①仅袁世凯是否告密、怎么告密就有三四十种说法,学界整一些叠床架屋、模棱两可的推测是否在浪费资源?②康有为未呈慈禧的10件奏折几乎事事维新,是否是康党集体智慧?③将康定义为「张扬执拧」,看起来颇为激赏其作风?对于一个扛着“保皇党”名头在国外骗吃骗喝娶妾生子的人的评价是否过于主观?④整肃时为何专拿珍妃下手,皇后瑾妃无事,前叙政变前后也未提珍妃内容,所以「起居注」之类史料可信度几何?是否推测、大胆想象的内容过多?⑤谭嗣同等就义之时,康有为在逃往香港的路上,作为“首恶”是否一切在其掌握中?⑥作者认为康“以夷制夷”天真幼稚,是否想过其善于制衡、左右逢缘?不是当时各国夸大了康的政治影响,而是现代赋予了其精神领袖的地位,何时祛魅?外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有冒犯纯属巧合。2023-06-29
  • chuanchuan川
    思想家可以超越他的时代而指引后来者,政治家则必须坚实地站在时代给他搭建的舞台上。对政治家来说,任何一种超越都是非常大的危险。张之洞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但不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思想家。他也毫无疑问不是那个时代最具实力的政治家,但又是最具远见的政治家。如非历史的偶然(沙市事件延缓入京),戊戌维新很可能在他的支持或指导下展开,由于他的机敏,很可能会避免戊戌政变的这一结局匆匆读完,我很难阅读此刻书籍,本身这种考据类的书籍就非常耗费精力,这种拍版,观点之后紧接着就是考据文本,非常拖慢阅读速度和理解,使得文章阅读非常不流畅。2022-12-15
  • Anabasis
    数篇论文合集,厘清了政变期间关键的时间节点。康政治上相当短视无知,且自大冒进,然变法维新自有其先导之功。慈禧老阴妇政治手段极高,于不动声色间瓦解了维新派的种种举措,遥想光绪帝于彼时彼刻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奈何经验有限不知韬光养晦暗值势力,及至被囚于老阴妇之魔爪下,令人唏嘘。2022-10-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