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1865—1918),是近代以来最有成就的汉学大师之一,公认的“欧洲汉学泰斗”。1907年,沙畹从巴黎来到中国,开始第二次在华考古活动,《华北考古记》就是这次实地考察的学术成果。

沙畹是第一位运用现代考古技术对中国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的学者,通过大量拓印、抄录遗址文物中的碑文题记,收集整理了一千七百余张图片,并对遗址文物进行了艺术、政治、宗教、社会等多角度的阐释。这些遗迹在后来的战乱过程中或损毁或流失,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图片及资料对于后世的研究就更显弥足珍贵。

《华北考古记》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文献,同时也是中西学术交流的历史见证。1909年《华北考古记》法文版面世,中国的登封三阙、孝堂山、武梁祠、龙门石窟等遗址由此进入西方学术视野,成为世界汉学及东方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金石学也首次被纳入法国汉学的研究领域。同时,西方现代考古学方法也为中国学界所重视和运用,推动了中国传统金石学研究的发展。


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1865—1918),简称沙畹,是学术界公认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汉学大师。沙畹在国际汉学史上承前启后,在许多领域卓有建树,对中国的佛教、道教以及中国的碑帖、古文字、西域史、突厥史、地理等领域都颇有研究,且成就斐然,更是法国西域学、南海学、敦煌学、简牍学、甲骨学等学科分支的奠基人。

同时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整理研究敦煌与新疆文物的学者之一,被视为法国敦煌学研究的先驱者。继他之后成为法国汉学与敦煌学大师的伯希和与马伯乐都出自他的门下,被弟子伯希和推许为“第一位全才的汉学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豆友245072427
    集中于几个石窟和祠阙,旁的事涉及的少。对汉画像石古早的人类学分析俭朴有趣,尤重视屈原与王充文献,其他金石地理文献多。似又分辩不了中国人之”期望”。至于图片中有许多有特别意味,如唐刻诗经、又如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供奉图、朝鲜人护路神、帝制取消后大众墓碑样式之变革等。另,未对繁复青铜器、兽、建筑、泮池进行定名,这是当然不能一一一的;宋代多铸铁像,或许工艺之进步及石料缺乏;昭陵四骏与宋陵瑞禽比较类似,神道之中殊异的浮雕。2021-12-18
  • 天城越
    5.3开始读ing。5.5讀完第一卷,石闕和石祠。不少畫像磚內容是相似的,其中車馬隊、房子、打獵、庖廚是最多的,西王母也頻頻出現。看來不管是什麼時代,房子車子都是重點,吃喝玩樂和求長生也是永恆的話題。5.7讀完第二卷,武梁祠專卷。確實存在一些細節上的錯誤,除了個別錯別字外,主要是圖片發錯或放重。5.10讀完第三卷,佛教石窟。大量篇幅是複述當年祈願留下的文字,大都就是普通百姓的供奉,雖然也有很多達官貴人。5.10讀完第四卷,圖譜。本卷都是圖片,沒有展開的文字說明,反復坐上時光機器去了一百年前,看圖果然是最輕鬆的閱讀方式,不知不覺就看完了。——2022.5.10完2022-05-10
  • 匆匆那年的聪聪
    字能印大一些吗?难道让我用显微镜看2020-08-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