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5卷)》是约瑟夫·弗兰克享有盛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文化传记的第五卷和最后一卷,它以罕见的才思和优雅描写了作家人生的最后十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十年间写出了《少年》《作家日记》及其登峰造极的杰作《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人生的最后几年终于赢得了他一直渴望的普遍认可。在讲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国统治集团的特殊关系的同时,弗兰克还详细描写了他与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持续进行的竞争。在去世之前不到一年的一八八○年六月,现身普希金纪念活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生涯——及其作为俄罗斯精神的代言人的一生——达到了顶峰。他在这次活动中发表的关于普希金的著名演说使听众群情振奋,热血沸腾:“我们不是依靠刀兵具有了普世性,而是依靠博爱的力量,依靠我们为人类重新统一成一个大家庭的齐心协力。”这就是成为世界文学遗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他仍不能做到每时每刻都在体现如此崇高的理想。

一八八一年一月作家逝世于圣彼得堡为这部无与伦比的文学传记画上了句号。这是一部真正无愧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的传记作品,而且无愧于他经历的那个非凡的时代和他居住的那片神奇的土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书各有命
    在欧洲与亚洲之间,在斯拉夫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陀氏如先知般洞察了俄罗斯的困境,也揭示了人类的道德困境。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面包。2022-05-07
  • 电话听听
    作者弗兰克认为“文学家传记的目的在于,根据作家的个人生活,同时根据作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文学以及哲学环境和氛围,为读者提供一个将有助于他们更好理解作家的作品的背景”,这本书恰是一部陀翁人物传记,作品评论,俄罗斯文学,思想史的杂糅荟萃。如作者本人言“在写一部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中心的经过浓缩的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化史”。不读这本书,我都意识不到自己对陀翁的认识是多么单薄,我对其主要作品的理解显然还浮于表面。不读这本书,我也不会怀疑自己对陀翁的爱,我很难认同其性格以及对政治,文化,宗教领域的很多观点。当然,没有怀疑,我也不会重新找回对他的爱。虽然他的博爱精神源自宗教,但对于爱的信仰,我和陀翁是高度一致的。最后,我必须对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报以最高的敬意,没有她,就不会有陀翁后期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2022-12-05
  • 唔知叫咩名
    主要分析了陀翁晚年的作家日记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还有回顾了普希金纪念活动的重大事件…没想到死亡来得如此突然…2022-10-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