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

★已经死了约二千五百年的苏格拉底居然没有死?!还要接受第二次审判?!

★我的消息是真的,千真万确,绝对可靠。苏格拉底没有死,而且他将再次接受审判。

★众所周知,阿兰·巴迪欧是当代影响力卓著又太富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少有人知的是,他还是位戏剧迷。在此之外,他自己也创作剧本。《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即是其戏剧创作的代表。

★荒诞而深刻,诙谐而智慧,此作在让人领受戏剧魔力的同时,也引人深思:苏格拉底活到现在会怎样?在每个角色身上,我们看到自己和这个时代的困境。

★这部典型法式哲思剧充分展露了巴迪欧不输布莱希特、贝克特的戏剧才华。

- 内容简介 -

众所周知,公元前399年,年届七旬的苏格拉底因亵渎神祇、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青年思想等罪名被指控,并被判处鸩刑。按此线索,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虚构了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并将这次审判的时间设置在当代。它的戏剧前提是苏格拉底并没有死,他仍在当代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施展着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色诺芬、阿里斯托芬、柏拉图等见证人也纷纷受戏剧的魔力召唤来到当下,并对这次审判进行讨论。而这一切,以《革命报》编委会讨论第二天报纸头条要刊登的内容为发端。这部以六幕荒诞剧形式呈现的政治哲学反思性著作,表面上看似一部闹剧,但深层里,却是巴迪欧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深刻思索。同时,作为哲学家的巴迪欧也是一位戏剧迷,在此之前,他已创作过好几部哲思剧,而在《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中,他的戏剧才华更是得以彰显,使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满的契合。


- 作者简介 -

阿兰·巴迪欧(Alan Badiou,1937— ),法国哲学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前哲学系主任。被誉为黑格尔以来最具思辨性的思想家,卢克莱修以来最具唯物主义精神的哲学家,以“事件哲学”著称。主要作品有《存在与事件》、《世界的逻辑》、《柏拉图的理想国》等。

- 译者简介 -

胡蝶,生于1989年,江苏连云港人。201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获翻译硕士学位。独立或合作翻译出版了阿兰·巴迪欧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莫里斯·布朗肖的《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等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emorimorti
    进入正剧再快一点就好了,前面铺垫太啰嗦。2022-06-20
  • 嘉鱼
    蓝江的代序解读得很好。2022-03-03
  • 墓岛GRAVELAND
    虽然苏格拉底活着,但他必须接受自己在余生的每时每刻都是已死的。巴迪欧认为,戏剧是一种介于舞蹈(无器官的身体)和电影(超越性虚假运动)之间的一种辩证形式,而《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则是关于哲学的同人小剧场,来自于一个常见的脑洞:如果希腊哲学家存在于当今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然而在这部剧里,《斐多》的苏格拉底形象被解构为一个60年代的同路人,尝试解放人们于影像洞穴的意识形态之中,在一场政治波普“一切权利归苏格拉底”的口号中,彻底成为一个活着的偶像。他的死与未死连同审判本身意味着激进左翼的困境。有趣的是布莱希特式的结尾,观众的替身卢勒塔比耶游走在面对没有革命的《革命报》与理论流浪者之间的张力,促使观看者找寻一个结局。2021-04-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