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在实在论的思辨转向中思考“物”★ ★

“物”及其本体存在方式已经成为近10年的学术热点。作为思辨实在论运动的重要发起者之一,格拉汉姆•哈曼提出了“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旨在阐明物的不可穷尽性: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根本无法穷尽物本身。

★★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反叛性解读★★

哈曼将《存在与时间》中的“工具-分析论”放在他对海德格尔哲学阐释的核心位置,以期发展出一个可能的关于用具的具体理论,重新点燃对物自体研究的兴趣。

★★《铃与哨:更思辨的实在论》姊妹篇★★

《迈向思辨实在论》可被看作《铃与哨》的前作,两《迈向思辨实在论》具有完全一致的框架结构,所收录文章的写作时间具有连续性,呈现出哈曼学术思考的完整路径。

-内容简介-

《迈向思辨实在论》成书于2010年,收录了当代著名哲学家格拉汉姆•哈曼在1997—2009年的11篇论文和讲座稿,每章独立成篇。这11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当今哲学界风头正盛的思辨实在论思潮。

《迈向思辨实在论》可以被看作是哈曼学术思考的起点,作者从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反叛性解读开始,展示了由他所提出的“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逐步发展的思想历程。在《迈向思辨实在论》中,作者呼吁我们重新思考“物”及其多种存在方式。哈曼指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论,以及列维纳斯的差异哲学为超越关系主义对物的狭隘理解创造了条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物具有绝对的不可消逝性,它永远不会被任何关系所穷尽。在他看来,虽然诸物可以在人类主体的主观意图下联结起来相互作用,但是,在诸物之间发挥作用的存在方式远远多于人类的主观意图所明确呈现的。物的存在方式与互动方式虽然带有人类主体的烙印,但这些主观烙印无法彻底穷尽物的诸多种类与存在方式。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艾多斯
    通常把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主要是上手性先于现成性,解释为实践先于理论,物的沉默状态先于触目状态,关系性存在先于实体性存在。哈曼则认为,上手状态恰恰建立在实在性的物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实践和理论一样会简化和扭曲物,而现成状态的出现说明关系不能穷尽物,物不会消解在任何关系之中。但是哈曼由此提出了一种简直称不上物的物论,包括不同层面的不同种类的物,以及关系的聚合物。实际上,一方面似乎自然或物质与文化的区分依然是有效的,哈曼谈到了更多愿意谈原子、粉尘、台球等等,其实文化内容还是关系的产物,但是一旦产生,就有了某种实质性的力量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谈各种物质性的东西,一般人也不认为它们及其物理作用能还原为社会关系,只是它们的意义是根据社会关系来定义的。物质物,社会物和文化物毕竟还是可以区分的。2022-11-12
  • 叶梓涛
    从Bogost反向进入2021-12-15
  • 豆友156898005
    江河日下,泥沙混杂,单凭此书内容哈曼仍是巧言令色的海派新康德。补。2022-03-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