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体学引论》从阐述道体学典籍(重《易》、《庸》,旁参《庄子》)的精义入手,重新梳理中国哲学的义理脉络,并转而在此立场上统摄西洋哲学的基本问题。*终我们将看到,一种告别“本体论”而走向“道体学”的哲学思考,究竟是如何可能。


丁耘,1969年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任《思想史研究》、《思想与社会》、《开放时代》编辑委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西思想史、德国哲学、古希腊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已出版专著《中道之国》(2015)、《儒家与启蒙》(2011)、《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2005)等。译有马丁·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2008初版、2018修订版)等。主编《思想史是什么》(2006年)、《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2009年)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另有译文多种。2009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筠亦云
    时下中国最重要的哲学经典2020-04-29
  • 阿一
    究其根本目的而言,我们无非就是在认识追求言说实践伟大、优美与崇高,从而体庄严静穆永恒之秩序境界。蔽于器具而不知有人性,蔽于人性而不显其心性,蔽于心性而不察天性,唯立广大至诚开阔向上之大心善心,能不拘教条名理透视世间结构亦不为邪说歪道所获落于幽冥虚玄,而能随天地生成造化,开仁义礼知情理等诸多实在具象化系统。此古今一也,若求之唯发力向内而能外扩明明德至诚于天下,唯心心相印而能解古人见全见一见道见美,唯见性能思能知而游刃于世界诸多文明。君子也,能忧其忧,乐其乐,处富贵则富贵,处贫贱则贫贱,不为短视无本当世得用之学,通古今存天下而问常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021-05-19
  • 詅痴符
    没想象中的好,不过期待后续了2020-01-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