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内容简介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id
    这是个胆小害怕却思想活络的漂亮女人 她心中有个美好的景色但她却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哪 进而将自己藏于抽象的背后。这是个努力勤奋的译者 最后将它翻译成了日记样的浮藻堆叠 ~ 那是一个卓越的脑袋。如果思想就像钢琴的键盘,可以分为若干个音键,或者像二十六个按次序排列的英文字母,那么他卓越的脑袋可以稳定而精确地把这些字母飞快地一个一个辨认出来而不费吹灰之力,一直到,譬如说,字母Q。他已经达到了Q。在整个英国,几乎没有人曾经达到过Q。2013-12-10
  • 月光绿
    销魂!美丽的画面,美丽的言辞。“你怎能用言辞来表达肉体的感情,来表达那儿的一片空虚呢?”在那个长得令人厌烦的下午,每个人都用自已不着边际的思绪来填塞那栋破旧的房子。他们各有自已独立自由的天地,却又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联系,互相纠缠,以至他们的内心活动代替了他们之间的交谈。人生不过如此:我们各自灭亡,孤独地 但我曾卷入更加汹涌的海浪 被更深的深渊所吞没。2016-09-06
  • Aulis
    在火车上初读第一部分,头晕反胃加上昏昏欲睡,很是不耐烦,勉强看了四分之一就搁下了。回家以后接着读,渐入佳境,“我们将在上帝的掌握之中”,一种静谧与安宁包围了我。当读到第二部描写寂静的那些段落,绝对的、静寂的纱巾,偶尔会被破坏但又马上恢复原状的寂静,我知道这本书绝对是五星。拉姆齐夫人抽象的幽灵,拉姆齐先生吟诵的诗句,詹姆斯小时候的剪图和长大后的掌舵,莉丽的最后一笔,无一不打动了我。像拉姆齐夫人一样聪慧坚定的伍尔夫,她说我们在一阵狂风之间疾驰卷入更加汹涌的波涛,她说我们注定要被更深的海底漩涡所淹没,但她还说岁月流逝生命湮灭但文学和绘画长存,她让我明白追求文学的意义何在,更让我明白,在文学方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是徒劳的。2019-01-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