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类今天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在互动交流中繁衍生息。然而,这样的生存境况并非没有张力存在。对于一些道德的争议问题,当人们强烈坚持适相对垒的观点时,该如何处置?当面临攻击性的基要主义的挑战时,文化如何维持其和谐性?作为个体以及作为整个社会构成的我们,如何在道德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达到理想的平衡?根据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和安东·泽德瓦尔德,答案在于——怀疑。

《疑之颂》所言的“怀疑”并非是使人麻痹、因被形形色色的选择所惶惑变得毫无决断能力的相对主义的那种,而是指对“怀疑”的善巧运用。此种“怀疑”所持的“中间立场”,使人们能够以坚定的道德认信勇敢前进,而不至陷入狂热分子的诱惑之中。通过对宗教史上怀疑精神的追溯,《疑之颂》阐释了为什么真理乃至宗教信仰也需要“怀疑”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以及民主自由时代下怀疑和道德之间的深刻关联。

评价:

一本具有丰富实践智慧的书。其作者对于统治当代生活的各种心智动力有着深刻的洞见,说清了很少有人能够言明的问题。教育和宗教界的领导者尤其需要阅读《疑之颂》。它鲜明勾勒出能够同时包纳普通生存感受和本质性信仰的一种理智上负责任的方式。

—— 达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 南加州大学哲学教授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自1981年起任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和神学教授,1985年任该校文化、宗教和社会事务研究所所长至今。早年与德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合作的《社会实体的建构》,被认为是知识社会学领域继舒茨以来的里程碑式著作。1992年,因其对文化研究的杰出贡献,被奥地利政府授予“斯宾伯奖”(Manès Sperber Prize),并被罗耀拉大学、圣母大学、日内瓦大学、慕尼黑大学等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除宗教外,在世俗化、多元性、“全球化的多样性”等方面也多有论著,在西方人文社科界引起了持久的关注和影响。主要著作有《漂泊的心灵:现代化过程中的意识变迁》、《现代化与家庭制度》、《人生各阶段分析》、《神圣的帷幕》 、《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资本主义革命》、《亨廷顿&伯格看全球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泱泱
    相对主义,基要主义,现代化,怀疑,中间立场。基要主义与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极权和独裁。2022-07-29
  • 黑夜疾驰
    第六章开始从宗教/社会认知学逐渐过渡到世俗价值领域的具体限度时,作者的论述似乎开始变得疲软了。一个问题是,他既缺乏哲学知识论的刨根究底,又只浅浅勾勒出政治学的中庸立场雏形。不过这本小书的定位大概就在于阐述怀疑精神作为一种认知态度和方法,它无疑是显达的。而且前面的内容真的太太精彩,把脉络梳理得尖锐又清晰,真好,我又开始心潮澎湃了!2023-11-27
  • 行者
    粗粗看完,洗脑及旧有观念关系,翻译的好2014-10-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