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这本第一次将认知科学全面应用与政治学的经典著作中,雷可夫分析了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无意识和修辞学上的观点,探索了“左派”和“右派”完全不同但又相当显著的关于道德的组成概念。《道德政治》2002年的新版增加了雷可夫的序言和后记,内容包括他对自2000年总统选举之后美国主要意识形态的冲突的观察。


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语言学系教授。其著作包括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合著)、《超越冷静的理性》(合著),以及《肉身哲学》(合著)、《数学来自哪里》(合著)。

译者简介

张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英文学术期刊责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化研究与政治哲学。已出版译著60余万字。

胡红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历史与中外关系,尤其关注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周边国家的政情与军情。已经翻译出版《语言的历史》(合译)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噗咚跳进溏心蛋
    读的时候感觉作者应该有语义学/符号学背景,一看果然。作者在这本书中引入了道德力量、道德权威、道德边界、道德秩序等等许多概念,来将美国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世界观解释清楚,由里及表地做出推演论证。可能正因如此看起来稍微有些吃力,需要回过头去看概念的界定和外延。前半部分还不错,以家庭喻政治分类,有一些比较新颖的角度;后半部分就略显过时了,以及在解释某些政治现象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观念真的看得人很疲惫,其实可能不用这么玄乎的阐述也能讲明白的。2023-02-16
  • Ἀθῆναι
    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在做,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希望用一套一贯的话语体系指导行动,一个对自己负责,承载传统价值观,一个要社会负责,与时变化,难相信民主党的价值观继承了传统,从三千多年中国传统看,共和党大概率能赢2022-09-07
  • K.J
    对“自由派”和“保守派”的过度极化使得大部分论点缺乏说服力,莱考夫利用家国之喻把根源归结到了“严管”和“慈爱”的分歧上,显然过于理想化,毕竟政治观点乃至道德观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后半本中部分论述已经出现强行自圆其说的情况。总体说来观点可供参考,但不必拉入现实分析2022-05-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