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一出版就被认为开辟了英国历史学研究的新时期。作者克拉克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把1660-1832年定义为“漫长的18世纪”,并全面阐述了他对于漫长的18世纪的英国社会的看法,1660-1832年间英国社会具有突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英国正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君主、贵族、教会的 密切配合使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形成。

它将极大地修正我们大多数现有的关于18世纪的看法……《英国社会》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比刘易斯•B•纳米尔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的政治结构》更大的影响,而且其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

——约翰•凯尼恩,《现代历史杂志》

对任何关于处在“光荣革命”与《大改革法案》期间的英国社会性质的讨论而言,这《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W.A.斯佩克,《教会史杂志》

由于其惊人的学识……《英国社会》将使得其他学者不得不重新调整他们对于18世纪英国政治的看法……我完全认同他最重要的观点,即很多史家错误地以世俗化的眼光来看待18世纪,没有人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深受欢迎的英国国教的影响力以及教会-国家关系的重要意义,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

——H.T.狄金森,《英国历史评论》


乔纳森•克拉克(J.C.D.Clark),长于宗教史和政治史研究,著有《变迁的动力:18世纪50年代危机与英国政党制度》(1982年)、《革命与反叛:17世纪和18世纪的英国国家与社会》(1986年)、《自由的语言,1660-1832年,盎格鲁-美洲世界的政治论战和社会动力》(1994年)、《塞缪尔•约翰逊》(1995年)等著作。

姜德福,1963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大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辽宁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著述有:《社会变迁中的贵族》(专著)、《现代早期英国社会的变迁》(合著)、《欧洲贵族1400-1800》(译著)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cratte
    这本书可以为英国史研究提供一个alternative的路子,与之前霍布斯保姆那帮人不太一样。而且比较侧重宗教影响,这个是英国1819世纪史研究常常没有被足够重视的一个方面。写短评最想说的是,翻译实在太烂了,烂到对不起原作者。很少见到语句如此不通、术语如此隔生的翻译了。2019-12-10
  • 侍书
    对读原文,不评价翻译2023-10-29
  • Te amo
    “漫长的18世纪”观点,即1660~1832年的英国属于“旧制度”下的社会,其特征是英国社会的完整性和思想的一致性,表现为君主制、贵族和国教。最为重要的是教派国家(gj权力正式授予国教徒),由此形成“新教体制”,作者强调的是基督教神学和法律在旧制度下占据主体文化的位置,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非纯粹的社会信仰起作用为何这一旧制度能够延续170年?“英国在漫长的18世纪确立了一个成功的gj体制”,这一体制“以最小的冲突将王权与自由、宗教与科学、贸易与土地财富结合起来”,并终结了 “原始的、复古的、破坏性的宗教战争和民众反抗”2022-12-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