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理学、士绅和宗族》在南宋至明代中期的长时段内,以徽州为代表区域,深入研究了理学在地方社会的传播、士商群体的形成以及宗族组织的出现,三者之间相生相成的历史。《理学、士绅和宗族》认为,明代徽州宗族社会的出现,根植于十二至十五世纪宋明时代的历史进程之中,深受王朝政治和地缘环境的影响,是理学价值观深入传播之下,士绅和商人等主导人群共同塑造的结果。《理学、士绅和宗族》采用了整体史的新视角,致力于重新梳理地方历史的发展脉络,探析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在研究方法方面,《理学、士绅和宗族》强调对方志、文集、谱牒等官私文献的综合利用,尤其注重在旧史料中开掘新内容,对人物传记和微观史实多有细致的考辨,兼具汉学研究的特色。


章毅,1974年生于安徽,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史、明清史和社会文化史。有多篇学术论文,见于《文史》、《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等期刊。曾获2006年度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者论文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輕輕
    章老师的博论,把思想史和社会史结合得很好,大概是我更喜欢的社会史研究。但跨三朝的以时间为线索的严格顺序叙述会让我思考,就像写读书报告难免要考虑协调各章(务使长短大致、都有核心等),能否适当地做好这可能并不是很必要的“端水”工作呢?或者说这样也许容易放大撷取史料、事件的倾向性,未免有过强的“主线”感。2021-10-19
  • 老戴
    牛逼,讲述了宗族观念可能是在明初被构建出来的,以北人南渡为开端,然后由原始道师的祖先崇拜带来的社会秩序发展到元朝的佛教带来的社会秩序,再到元末明初依据程朱理学建构了宗族体系并且规范了社会秩序,这样的一个思想观念的发展转变过程。而且因为宋元都是重商,明初则抑商,由于经济需要以及缓解逐利而带来的道德压力,所以构建了宗族体系。这套逻辑很具备说服力,并且有很多观点可以继续深挖下去。算是对传统徽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质疑吧!非常棒!另外忘了说,在黟县碧山村的猪栏老油厂读完的此书,窗外成片金黄色的麦穗,远处则有青山,身边有溪流,很美的地方!2021-10-25
  • 亦關亦隴
    行文流畅,妙趣横生,元代新家谱的发掘值得注意2021-10-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