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时期产权主体分散,这一背景下的王朝食盐贸易一方面体现出高度的市场依赖,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强烈的行政管控,这可视为理解传统中国经济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国家与市场》约258千字,纳入《中大史学文丛》,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黄国信教授。全书共分为六章,从食盐专卖、国家财政、食盐走私、官盐贸易等角度深入研究明清时期食盐贸易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偏重区域研究视角,重视食盐贸易在王朝财政收入中的意义,考察明清时期市场、社会以及行政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有望帮助学术界理解传统中国经济的特质。

黄国信,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侧重于明清盐业史、商业史、社会史。著有《明清广东“镇”之考释》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RYJIAYOU
    传统中国经济体系是体现市场导向基础性价值的贡赋体系。明清食盐贸易制度的基本目的是求取课税,国家权力对市场的管理、控制和利用主要基于财政目的。在这个体系中,官员代表国家起主导作用,官员个体利益诉求是食盐贸易制度运行的一个基本逻辑,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制度中制度的创造和运行,最重要的不是制度的普适性规定,而是运行过程由具体的官员的利益诉求所导致的调适、变化和实施。因此,私盐是市场对食盐贸易制度的表达与反馈,是市场导向基础性价值在食盐贸易中的具体体现,食盐市场是官商合力制造出来的。中国传统市场的性质是体现市场导向基础价值的再分配型市场,市场嵌入社会,其运行的逻辑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2021-04-03
  • 冰山狂人
    对明清盐政中国家政权与市场的关系做了很精彩的描述,特别是各种行为者在政权高度管控盐业的情况下如何行动的问题,观察很深入。美中不足可能一是对国家盐课征收的市场化基础的描述有点模糊,也可能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二是追溯到宋代的部分就有点简单片面,但也可以理解,毕竟宋代的材料很受局限,作者也不是专门做这段历史的。整体上确实是很不错的。2020-05-03
  • 雍州兵
    主体四章:第二章第一节讨论明初开中法体制下实物征收到纳银化以后货币体制的变迁,进而在万历纲法时盐商成为盐课征收的包税人、实物盐课征收彻底取消;第二节讨论清代新开辟地区盐政安排出现了由原额主义到按市场容量分配的趋势;第三节较为大胆的使用不少学者质疑的人口数字来计算人均消费食盐量。第三章讨论盐与国家财政的关系:正德年间王阳明巡抚南赣的军费,太平天国到民国年间川盐济楚背后地方督抚对盐税的争夺,并指民初川盐难入楚地的关键在于川盐与湖广棉花、土布的贸易圈被打破,颇见真知;第四章私盐与作者此前发表的《市场如何形成》内容多所重叠;第五章分别讨论北宋虔州、清代两广盐商改埠归纲、滇粵铜盐互易贸易与王商时期的两广盐政,重点说明官方盐政变化背后官与商之间复杂的博弈与互相利用。看的比较细,学到很多的一本书。2019-08-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