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功能探绎》前两章是对现代建筑运动之前的“功能—形式”范式的梳理。接下来,作者对德语地区现代主义时期所探讨的“使用目的”与“功能”、“实用性”、“客观性”与“功能主义”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了狭隘“功能主义”的虚构和泛滥以及“功能”概念的任意诠释和延伸。最后,基于“内容计划”,从“功能—空间”角度,作者对建筑中的设定内容及具体活动与空间组织、实用目的与空间美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001年5月起,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2006年起,兼任城市建筑工作室设计主持和合伙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梦野久作
    对于功能词汇所指的历史学术梳理真的还不错,但是过分的重复几个论点,显得此博士论文难免有些赘读。读完以后,对作者的意图深有体会,但是创造力在哪里?博士论文只是如历史学家一般梳理事实与部分自主意识判断?创造力不是可以预期的啊,可以预期的只能是已经存在的,如果历史中可以复苏的潜在的存有强度能量得以浮现于纸上那也可以最后不能听到作者对于未知世界探寻的声音,实在可惜。还有就是这本书编辑的很差,读起来太累。2018-05-06
  • 北斗建工
    只读了最后一篇,更加明确了库哈斯的牛逼2020-01-04
  • 牙头齿
    一次课后老师提到国内挂在嘴边的功能,并不是其真正的内涵,遂有执念,却一直找不到答案。从意大利到法国揭示了功能议题开端,到近现代德国的高潮,在约翰逊整国际式前,美国的先验功能主义和有机主义都太精彩了。作者论证问题追根究底的行文读起来太过瘾,原来理论文章的水准是如此。有一天我爸说,建筑师不好好做实践,满口理论或许有害。我后来反复想这个问题,的确,此类书的意义在于辞典和导览,抱着复读就要掉书袋了。但是关于功能和形式,并没有绝对的公式,为何建造?如何建造?背后有形而上的观念在支撑,偶尔读读理论有助于辨析方向2020-04-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