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将倭仁研究置于近代中国面对“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学术史入手,以中西历史文化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全面剖析其生平思想发展及影响,填补了倭仁研究的一大空缺。《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立意新颖,视野开阔、史料翔实、考证精严、尊重前人,为中国近代史与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一项实证性科研成果。


李细珠,字一尘,1967年6月生于湖南省安仁县。1985-1997年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清末民初政治史、学术史与思想文化史。曾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安仁
    关于倭仁研究较为详尽的整理,但是本书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其一作者把倭仁定为保守主义并不妥当,而且立论受范文澜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观”影响太大,虽然作者未察觉,但行文当中却处处体现一种先入为主的“革命意识”“阶级意识”。实际上,考察像倭仁这类以“理学行世”的人物,应该站在中国史论传统上立论更为贴切。就算是放置于世界历史,倭仁的行为表现也不过是华夷之辨一种“排外”,断不可以“保守”概而论之,有失历史之细节。其二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行文的不严谨,如57页说“《论语》中有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记载”,实际上这是曾子。其三比较突出的是,作者对宋明理学并不熟悉,大多是很浅显分析与对比,特别是对倭仁哲学思想分析上,点到却不到位,好比做爱一直在外阴摩擦的几下就一泄千里,颇令人失望。2023-07-20
  • 金日之星
    三星半。对倭仁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活动做了详细的描述,可读性较强。考虑到完成的时间,对“保守”思想的客观评述还是值得赞誉的。求全责备地说,对倭仁由王学而宗朱的思想意义,似乎挖掘的深度不够,同时又把乾嘉之学的式微和道同年间的理学中兴加入其中,感觉有些混乱,对清代学术史的考述线条不够清晰。对曾国藩和倭仁的比较采用了理学经世派和修身派的分隔,感觉这个模型的解释力不太够。此外,保守思想的发展这种说法也有些奇怪,明显是进步史观下的假定,而非思想变迁的本来面目。2023-05-01
  • 路上的我
    印证了倭仁是一个不通时务的迂夫子形象,完全符合刻板印象,除此之外价值有限2023-03-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