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方的中世纪并不像大多数人印象中那样神秘,长期的误会与误解使我们“自然地”忽略了其中的宝藏!对于现代政治和现代中国而言,最需要从西方中世纪追根溯源的便是现代国家从何处来,弄清楚它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和成长逻辑。这一切都和西方中世纪的王权观念紧密相连。中世纪王权观念是现代国家权力观念得以产生的母体,是解析西方政治如何由中世纪走向现代的钥匙,是理解现代政治制度之中“公例”和“通则”的重要基础。


李筠,政治学博士,供职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海上心史
    政治思想史的标准路数,追溯现代理念的中世纪起源,主要还是以研究著作为中心,思想转移的路线十分清晰,但对于史学来看,过于清晰了。我现在越发有一个感觉,在利奥九世、格里高利七世到英诺森三世的这几座高峰之间,12世纪上半叶的几位,特别是英诺森二世和尤金三世,真值得更细致地研究,以放到教宗发展史和政教关系的框架当中。教廷、教区、修会的三股力量对照皇帝、国王、重要王侯和新兴阶层以及城市贵族的力量,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万花筒样貌。细节性研究不够充足,但鉴于时代和学科差异,也都能够理解。2021-09-01
  • y2k
    不错的历史脉络著作, 讨论了王权来源,国家的合法性,最后讨论王权的塑造过程,帝国和宗教的权力首先形成皇权,再分成王权,王权先是巩固,然后至高无上,再逐渐公共化,进而分权固化稳定。这里有个疑问, 中国和曾经的法国绝对主义似乎也差不多, 似乎(至少是不明显)少有绝对权力的制衡机构, 那么中国的权力制衡也是不稳? 必然要走向更稳定的模式? 然而, 清朝之前的中国是个很稳定的官僚帝国, 这中间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有个假想, 不知道对不对, 现代中国的精英官僚体制和现代技术比较匹配, 某种程度上对冲了官僚体制下的信息渠道困难问题. 而明清的官僚体制能够长存也许和那时候外部压力不大相关, 统治的暴力完全可以向内达到均衡, 而技术的制约放慢了任何改变的进程.2021-03-17
  • 胡不归
    文献综述很好,看摘要、导论和结论即可2019-04-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