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战后美国外交史》开始动笔于1987年。当时里根政府还有一年即将期满,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大胆的改革方针,美苏关系开始出现新的缓和,国际局势预示教特有重大变化。在这个时候回顾、总结一下美国战后40多年的外交当是很有意义的。

本课题列入“七.五”国家重点项目,当时计划2—3年完稿,大约1991一—1992年可以

出书;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未能如期完成,直至1993年初书稿才最后杀青。而在此期间世界局势却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剧变,刚好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战后美国外交史》也就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可以说是从一种角度叙述的“冷战史”,这是编者所始料不及的。

美国在二战后作为超级大国,其外交涉及全球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风吹草动都或多或少与它有关。因此,这样一部书的规模之宏大、头绪之繁多远超过其他一国的外交史,自不待言。另外,虽是“史”,却又是当代之事,凡关心时事者对许

多事都多少有所了解。《战后美国外交史》作为学术性专著理应向读者、特别是专业性读者,提供一些超过常识范围的资料和深层次的行景,使读者对重大事件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有限的篇幅内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如果放开写,每一章都可写成一《战后美国外交史》。因此在统稿过程中详略颇费斟酌,许多有趣的细节,详尽的分析,只俘商诸作者割爱。即使如此,篇幅已经超过原出版计划,只能分成两册。

《战后美国外交史》是史,不是论,主要着眼于把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不过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一般说来,每一件事都力求联系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美国政府内部决策过程、各派意见及其论据,以及其他有关国家的态度等等加以说明。取材尽可能广义,

立论尽可能客观。毋庸讳言,由于美国完备的档案解密制度和大量的出版物,《战后美国外交史》绝大多数资料来源干美国文献和书刊。除利用国内能见到的之外,课题组专门派霍世亮到美国收集几个总统图书馆档案及其他原始资料。

同时,为了避免片面性,扩大视角,资中筠还曾到英国和法国查阅英国国家档案馆和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的解密档案,并采访一系列英、法政界人物和学者,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当然,当时还没有可能到苏联去查阅档案。赴美之行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赴英、法之行则属社会科学院与两国的交流项目,得到英国文化协会和法国外交部文化司的协助,特此致谢。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麦客
    二战后的美国外交史。资先生是国内美国学的先驱之一,其知识、眼界可谓一流。资先生所编此书其精妙之处不在于其翔实、丰富,而在于其眼界、高度。美帝之所以是世界老大,必有其过人之处。先生所编此书意在透过示于表面的外交政策,展现出美国之所以能够纵横全球背后的东西,这也正是该书高于,或是不同于其他外交史作品的独特之处。具体可看书前序言。2015-10-15
  • 苏秦
    广度深度俱佳,思路清晰2016-01-28
  • doomer
    这本书大概是93年左右写的,当时的美国在苏联解体后,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真正的霸主。而美国的外交政策,却并不是线性的简单解构。从罗斯福到杜鲁门,二战接近尾声,美国、英国和苏联这三个当时的世界三大巨头,在思考着自己再战后的位置。英国:希望维持旧大英帝国的荣光,在和苏联对抗的同时,警惕美国美国:左派罗斯福政策的拥护者华莱士失势之后,右派孤立主义也向杜鲁门妥协,美国最终形成了世界主义的对外政策,开始充当世界警察,同时坚决反苏,并且试图瓦解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苏联:警惕英美的同时,试图控制其周边的国家,并且希望分得最大利益,波兰,东欧和东德,东柏林被苏联纳入自己的版图并成功的研制出原子弹,为了对抗北约和马歇尔计划,华约和经济互助委员会也应运而生。冷战便以这样的格局展开。2023-07-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