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肇造区夏》系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知名汉学家谭凯(Nicolas Tackett)继《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之后出版的最新专著。

谭凯利用各种历史、文学和考古资料,重点关注了外交、跨境旅行、军事战略、边界划界、民族意识和东北亚文化地理等。

谭凯提出,北宋时期,东亚国家间体制日益成熟,与此同时,在受教育的精英阶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这些发展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这些发展还表明,在世界历史中已经存在一种可替代现代民族国家体制的制度。

【内容简介】

与开放多元的唐帝国相比,两宋的政治文化给后世留下了封闭内省的印象。但谭凯认为,拜唐末五代特殊的地缘政治遗产所赐,宋代的政治精英拥有空前的国际化视野。通过分析宋、辽、西夏的文献与考古证据,谭凯阐述了一种常态化的国家间外交如何在有宋一代形成,而宋辽分治华北的现状又如何催生了一种全新的边疆意识与族群观念——这些发生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唐宋变革”将在之后的一千年里左右人们对“中国”的认知。

【《肇造区夏》获誉】

通过阐述一种国族意识如何在11世纪中原王朝与诸邻国的共存状况下萌芽,谭凯证明了“民族主义”不是一种专属于现代或西方社会的现象。《肇造区夏》文笔雅致而平易,对所有关注文化、族群与民族主义间之复杂关联的读者来说都堪称必读。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柏文莉(Beverly Bossler)

谭凯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生的士大夫国族意识在宋代的崛起,质疑了对现代国族观念的中心化理解,也从根本上挑战了认为国族主义只能是西方现代性产物的既有观点。

——哈佛大学 包弼德(Peter K. Bol)


【作者简介】

谭凯(Nicolas Tackett),现任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98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2002年、2006年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hinese Elites”。曾先后执教于田纳西大学(2006-2007)、斯坦福大学(2008-2009)、伯克利加州大学(2009-)。

【译者简介】

殷守甫,1987年生于上海。现为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ultegin
    算是唐宋变革框架下的研究吧,葛兆光和宫崎市定都讨论过宋代民族主义的初兴,不过谭凯的讨论显然更加深入。几个有意思的点:辽宋士大夫们的共同身份认同、民族主义与宋辽/夏的疆界划分、宋人对于统一的种族-文化的华夏空间的追求。不过谭凯仅用族群主权和多民族帝国来概括辽朝,似乎没有注意到北族本身的民族主义,这点似乎可以继续挖掘。2021-06-15
  • 苏菲特
    不太了解国史,不过本书讨论的对象和方法都很有趣,基于现代的共同体理论与前现代一个社会群体的碰撞,读来很有意思。本来是冲着殷守甫的翻译买的,相信他的水平与眼光,没有失望。另外我觉得短评里打两星和三星的那两位,要么就是连导论都没读,要么就是压根就没看懂作者想阐述的是什么,要么就是缺乏基本的对想象的共同体的认识,着实可惜。2020-06-24
  • 霜闕〆
    擅于现象发现,弱于具体解释2020-06-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