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探路之役》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探路之役》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撒旦的咆哮
    本书关注上世纪我国经济改革头15年的发展历程,综采多方资料,条理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我国改开能有所成就的相关因素。虽然其中如“一平二调”之类的词汇涉及时代背景,另有些经济学原理如无相关知识可能也不太能轻易理解,但总体来讲还是把经济改革的路子讲清楚了。2020-09-13
  • 土豆丝
    整本书脉络清晰引用翔实,展现了这几十年的改革历史背后的高层决策历程和当时的情况,为那些在站在疑惑质疑声中却有清晰改革蓝图和坚定不移信念的高层感动。最难的就是决策了。书的最末以“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当然不只是财富分配,还有权力制约、道德重建等问题。当然,改革中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找到解决之道。”结尾,给这本澎湃改革见证史带来了一点点伤感。2020-02-13
  • 没有蓝图的改革,是一场步步为营的改革,就像长征一开始并不打算要去陕北一样。在风雨欲来之际,南巡讲话让改革声音为之一振,说是另一次遵义会议也不为过。从改革初期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1984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的“计划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到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时14年,忘掉教条,尊重常识,真筚路维艰。80年代学术复兴,感人。2020-03-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