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劳拉·穆尔维详解《公民凯恩》

与《公民凯恩》相关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面对这样一部举世公认的杰作,有谁还能再添新意呢?劳拉•穆尔维将威尔斯的政治生活和影片的时代背景引入对影片的分析之中,通过新颖而富有见地的解读,揭示了影片主题和风格的丰富性。精神分析结构是影片展现凯恩生平的基础,穆尔维对此也进行了清晰而深刻的探讨和分析,并首次将威尔斯本人曾轻蔑地称为“廉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对影片的严肃评论之中。

《公民凯恩

此应用出错了》为BFI经典电影系列丛书20周年庆的特别版,劳拉•穆尔维在序言中着重分析了影片的政治因素,通过对经济危机时期丑闻缠身的报业大亨凯恩的描述,突显了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在当代的“回响”。


作者简介

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电影与媒介研究学教授,她的名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堪称当代电影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文献之一。专著有《恋物与好奇》(1996)、《24倍速的死亡:静止与移动的形象》(2006)和《视觉快感与其他快感》(第二版,2010)等。

译者简介

侯弋飏,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影研究系,关注中国大陆早期商业片和台湾新电影的研究,译著还有《杨德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程灵胡
    Z。3.5.不仅补充了很多关于电影的背景知识,重要的是将电影放在"当代"的历史当中(《共进午餐》里也有一丝),加深了对奥逊威尔斯创作意图的理解(虽然时代变化,表里已经脱离)。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上世纪40年代似乎精神分析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所以才有“玫瑰花蕾”这一现在看来十分常规的创举。看本书似乎又将电影看了一遍,其中强调的“对称结构”也蛮有意思的,虽然时时让人怀疑,创作者真的这么想的。当然,还有另一点是提到当时广播和摄影对于电影的影响。2023-02-07
  • 幸存者
    对电影创作时的社会背景有非常深入的介绍,1940年美国国内对是否应该介入欧洲法西斯战事的争吵日渐升温,政治上有干涉与孤立,经济上有新政与放任,社会上有铺天盖地的政治宣传及其引起的民粹浪潮,在这种情境下,书里不仅显示了奥逊威尔斯对艺术介入政治的大胆努力,也指出了剧中人和现实人物的深度联系。反好莱坞精神,内容上突破人物道德二元论,讲述上的多棱镜叙事,现在已经积赞了足够多的美誉,但细看创作过程和当事人的讲述后,更感慨创作者观念的超前。书里对刻画女性形象的突破、结合删减剧本的人物分析,都很有深度,虽然对当时兴起的精神分析学的化用分析有时显得略微琐碎和过度,但感性与混沌化的创作意图摊开来写在纸面上,大概也就是这样。如书所说,历史至今仍在不同的地方有着重复的韵脚,劳拉·穆尔维的这篇十万字影评实在太出色。2023-08-29
  • 禁止通行
    结合政治作背景,又带有和人物原型的对比,不过其中有些部分依旧让我觉得冗长,关于影片分析那块很是喜欢。2022-03-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