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音乐可以调控大众,音乐为波澜壮阔的社会爱国运动做着准备,而音乐家则扮演国家英雄的角色。颂歌、歌剧、小调伴随着革命或公民运动。音乐的国家主义功能在1870年战争后增强,此时,欧洲各国之间的认同感加强。音乐反映一国人民灵魂,传递归属感的思想在到处发展。民间创作此时兴起。音乐对抗帝国的审查,伴随着独立运动和武力征服的胜利。音乐不再是世界性的艺术,而成为民族性的艺术。1914年,伴随着音乐的喧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迪迪埃·法兰克福在这里带我们深入欧洲文化的源头,分析、揭示音乐和歌曲对大众的影响。


迪迪埃·法兰克福:法国洛林大学现代史教授,在欧洲历史文化、音乐史研究领域有极高造诣。除《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以外,另与他人合著《听到战争:14—18世纪的声音、音乐和沉默》(伽里玛出版社,2014),《他人的品味:18—21世纪欧洲美食,从相异到相同》(洛林南锡大学出版社,2015)。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徐子陵
    固定,音乐表达的意思固定了,而且在那个时候,能够表达民族情感。这是国歌产生的前提。宣传。民族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是一种集体情绪,但是它并非完全凭空的,音乐就是它的载体。在一战前的欧洲,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音乐肩负起了时代的使命,又成了传播民族认同的工具。这是国歌产生的直接原因。2019-10-29
  • 不要忘却要记住
    书很好,翻译极差。注释可以作为索引作用,但注释方面的翻译和校注惨不忍睹……2019-12-01
  • 生石花
    没想到国歌里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之前只知道中国的国歌,国外的国歌也仅仅在奥运会上听过,想不到背后这么多门道!2019-10-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