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

★深受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加塔利、贝尔纳·斯蒂格勒、布鲁诺·拉图尔推崇的哲学家——吉尔伯特·西蒙东首部正式出版的中译本。

★在其哲学名著《个体及其物理—生物起源》中,西蒙东自问:“心理与生命是如何彼此相互区分的呢?”为求其解,他感到有必要首先回顾动物与人的生命观念。在《动物与人二讲》中,西蒙东就生命、动物与人的生命之间的统一性,还有生命与智性、习惯、本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问题,为我们呈现了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如何对此展开思考。

★动物与人的关系是什么?苏格拉底会说:人类理性与动物本能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柏拉图会说:人是一切动物的原型,动物是低等级的人。笛卡尔会说:动物既无智性亦无本能,它是一台机器、一种自动之物。西蒙东则会回答:动物与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一切都是存在,我们每一次都必须以特定的方式思考存在的意义。

- 内容简介 -

《动物与人二讲》脱胎于吉尔伯特·西蒙东两次课程的讲稿,主要探讨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这虽然算不上哲学的根本问题,却一再闪现于古往今来诸多哲学巨擘的思想图景之中。在书中,西蒙东为我们梳理了该问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17世纪的简明历史。他不仅论及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等哲学史上最重要人物的相关思想,还谈到了许多不常被哲学家们触探的作者,如亚西西的圣方济各、蒙田、博须埃和拉封丹等人的相关著述。西蒙东没有执着于将诸学说的论述推至艰深晦涩的抽象层面,而是从观念的历史维度切入,清晰地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流派的学说对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而做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认识论的维度,还广泛地包括了伦理,甚至宗教,以及最终的形而上学的维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吃月亮的人
    代序和正文简洁晓畅,译后记写得相当好,一本除了太短以外大概挑不出毛病的书。在两次讲座里,西蒙东比较含蓄地反对了人与动物,以及身体与心灵的二分法,通过哲学史的简单重述,他试图用技术物的概念建立一个生命的连续光谱。在这个光谱的意义下,生命个体,乃至于物理个体和集体个体(跨个体),都是正在发生的转导,而不是潜能的现实化(亚里士多德),不是拥有几乎无限理性的认识主体(笛卡尔),更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的理念(柏拉图)。“此处并没有建立一种人类学的本性或本质,仅是某个门槛被跨越了:比起思考能力,动物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而人的情况正好相反。但两者都以通常的或特殊的方式生存并思考着。”2021-12-18
  • Bowie S
    西蒙東重新回顧哲學史,從中找到挑戰人與動物二元對立界線的反例(笛卡兒立下機械論的嚴格界線),最後提出動物也有「文化技術」(不是人類獨有)。原來在亞里斯多德那邊就有人跟動物作為「功能」的影子。另外裡面提到石頭等非人的生命力也很拉圖。2022-01-25
  • Rhinover
    意犹未尽。比较明显地提出了区别人与动物的观念是一个逐渐把“非我”驱逐进荒蛮(他者和自然)的过程。人和动物只在智性发生的条件概率上有所不同。看到亚里士多德分析植物生就为了繁殖一段,忽然觉得现在哪有什么进步反而更加退化,二元系统根本不想你有什么为人的自主意识,甚至不希望你有动物的感觉,最好比机械更无感,比植物更功能。2022-01-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