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

★ 法国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继《后现代状况》、《异识》后,最重要、讨论幅度最广的学术著作。“非人”、“崇高”等利奥塔最重要的观点,在这本文集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现和阐释。

★ 在人类与机器意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兴趣的今天,众多关于人类在当代世界中的意义的讨论,皆不可避免地会回到利奥塔对“非人”的分析。

★ 崇高一直是批判研究的核心范畴,利奥塔在《非人:漫谈时间》中对康德、黑格尔以及埃德蒙德•伯克的崇高概念的解读,对崇高理论在文学、绘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的分析,是他对美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非人:漫谈时间》是利奥塔作品中写作相对明晰的著作,对于那些不熟悉他之前文本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重写现代性》、《崇高与先锋派》等文章亦是人文社科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反复研读的经典文本。

- 内容简介 -

人道主义意义上说的人是否在以窘迫的方式变成非人?×人之“本”是否就在于人身上住着非人?

这里汇集的“漫谈”没有宣言或者专论的功能和价值,如利奥塔所言,它们都是一些应邀写的文章,大多数是针对非专业的读者,其余的则是私下的交流。在书里的一系列广泛讨论中,利奥塔研究了康德、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德里达的哲学,并着眼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如塞尚、德彪西和布列兹——的作品。他还探讨了时间与记忆、崇高与先锋派,以及美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在这些讨论中,他着重思考了现代性、进步与人之间密切但疑窦丛生的联系,以及向后现代性的过渡。利奥塔声称,文学、哲学和艺术的任务就是见证并解释这一艰难的过渡。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十目果
    休息时看的利奥塔,或许是今年读到最惊喜的一本。涉猎杂而不乱:把技术哲学、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现象学、社会批判悉数吃进纸页析出一种深刻而轻盈的漫谈风格,如作者自称那般“不严肃”,又不属于他嘲弄的那类“假装在思考,事实上已经妥协”的思想之列。好读好玩,非常有启发。2022-10-21
  • 沙皮狗
    每篇文章提出的问题都能反复看上好几遍,Nice!2021-10-18
  • Apprehension
    不打算读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权当读过给四星因为利奥塔其实作为社会学家的嗅觉明显更敏锐,他不是太适合思辨,但不妨碍也有一些概念上的洞见,对第三批判乃至第一批判中感性部分话题的讨论还是有启发性,但无奈第三批判是个离不开第一批判的东西,利奥塔的工作相当于只是立场先行地去质疑一个旧康德而提出一个新康德(朗西埃在此意义上做得更好)翻译则是近年来拜徳雅一系常见的公众面向性,即好读,恍若文学散文,能迅速赢得较学究气且一知半解的旧翻译腔译本更多的关注度和同情,但实际在概念上的处理更糟(或许是法国系研究者的传统哲学功力所限),内在思路更模糊(豆友吐槽像机翻),作为哲学而非文学研究参考的价值更低下。2021-12-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