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已故思想家顾准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顾准日记》收录了他生前的三本日记:一本是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下放河南商城监督劳动时的日记;一本是1969年10月至1971年9月下放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的日记;还有一本是顾准1972年10月到1974年10月在北京读书和生活的简单记录。这三本日记,虽然只是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录,蛤对于研究顾准思想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宁为玉碎
    一边看一边哭,纸巾都不够用了,直接上毛巾。。。2013-12-05
  • alex00zoe
    顾准是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爱好者。顾准年轻时代到处做Intern,年老了也不忘到处跳槽,在每一个岗位上都不忘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2011-02-02
  • 刀叢中的小詩
    读《顾准日记》,城里日记仅记书名,还是乡下日记有意思。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我偷吃了,我偷吃的了,我偷了吃的。”那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所留下最为真实的控诉。还有他会骂天,差不多是谢逊“贼老天”之类。晚年除了六弟陈敏之还去看他,被儿女和弟妹们抛弃的顾准,弥留之际舐犊亦不可能,可见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也正是那样的一个时代,我们看见了思想的微茫,道义之残存。有一点我是不喜欢的。或许是他的经济思维作怪,他多次在日记里说要死掉一部分人,才能达到目标;又说死掉劳动力比死掉老人和孩子更为可惜。这种纯目的论,和所谓独夫者流准备随时死掉几千万人的确论,究竟有何区别?死亡,是一个一个人的死亡,万万不能以数计的。一个人的死亡,也是所有幸存者的死亡,会反刍,会自我警醒,绝不是麻木和忘却,漠然他人生死,一文不名。2019-06-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