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柏拉图对话集》中,斐德洛是一个爱好哲学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斐德洛重返人间。他曾经是学哲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教修辞学的教师,但是由于哲学理念与文化的世界观冲突,他终于因精神崩溃而住院。出院后,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开始了一场骑着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静。

这一回归自己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寻求“良质”,即东方哲学里的禅思,并用摩托车维修之道对其进行阐释而实现的。这便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名的由来。

与此同时,书中还批评了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如人文与科技、精神与物质、神秘主义与机械论、艺术与工业、心灵与机械、东方与西方等相对意识。

************************************

一百二十一次拒稿之后终获出版

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一千万册

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十本*有影响力的书”

全新增补校译本

附赠六十页精美别册

照片、地图、书信、手记等珍贵资料首次披露

1928年,罗伯特.波西格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前往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他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对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并试图建立自己“良质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 of quality)”的理论架构。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使他长期饱受折磨和束缚。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医院对他进行了多达28次的电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了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落基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之所以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是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他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净。《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即为追记这次旅行之作。

1974年,《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在被121家出版社拒绝之后终于出版,并立即成为超级畅销书,*一年即销售达百余万册,而且在之后十余年中一直位居畅销排行榜。它被列为美国大学“禅与现代美国文学”课程的必读参考书,并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具影响力的十《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之一。作者罗伯特.波西格也因其出版被视为20世纪70年代的梭罗。

其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被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引进出版,至今累积销量已超过一千万册。

我社在2006年和2011年先后出版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简体中文平装版和精装版,均取得不俗反响。2017年4月,耄耋之年的波西格辞世而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就此成为他的毕生绝唱。

为了致敬波西格先生,我们耗费长达一年的时间筹备了这套《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珍藏版)。珍藏版采取了精装套盒的装帧方式,除对原书进行了重新校译、补译,增加了近三万字内容外,还额外附赠一本近六十页的别册,其中包含全新绘制的旅程地图、作者访谈、书信、手记,以及当年旅途中作者亲自拍摄的数十张照片,这些照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次出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白鹿散人
    一次摩托车上的旅行汇同一生思想与哲学的讨论,组成了一本有趣的的书。里面的哲学讨论融汇东西,观点独树一帜且很具思考,旅行故事则充满了美国中西部的风景,描绘的朴实而细腻,穿插其间的父子关系、老友重逢,全本读来犹如自己的一趟思考与旅程。故事的最后,父子二人的“重聚”与作者本人的“归来”,是生活的剧情也是人生的故事。典藏版副册书签均用心设计,宜藏宜读。2018-11-10
  • 山月
    估计读透了道德经的朋友,再看这本书会视如儿戏。读完一半就弃读的朋友也别自责,前面的精彩收获还是值得肯定的。2021-02-27
  • Nadleeh
    他向经典的哲学科学体系拔剑,结局注定是自我毁灭。就算人类是错的,他也撼动不了分毫。但这就是我们这些芦苇的伟大之处。2020-05-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